试题与答案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A.人情关系

B.伦理道德

C.法制建设

D.礼乐秩序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说明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法制建设,答案选C,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

点评: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主张“以法治国”和加强君主权力,成为战国时代最受欢迎的学说,但由于忽视道德的教化功能和作用并主张用严刑峻法 * * 民众,导致民众的不满,故在秦代以后丧失主导地位,让给了儒家思想。但中国自汉代以后的统治者多采用儒、法、道三家思想杂糅而用之。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零点调查公司对部分城市居民家庭的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经过整理得到以下数据。这一数据表明,提高家庭幸福感的关键是

不同收家庭的幸福感比较(%)

类别感到幸福感到不幸福
高收入家庭83.7916.21
中等收家庭89.8110.19
低收家庭64.6535.35
A.坚持对外开放,提升 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C.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D.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家庭实际收入水平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