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民族因梦想兴盛,国家因梦想富强,人生因梦想精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0年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民族因梦想兴盛,国家因梦想富强,人生因梦想精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0年,上海人陆士瑕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中 * * * * 习 * * 提出,实现中 * * 伟大复兴,就是中 * *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 * * 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材料二:某校高二(1)班结合班级为灾区募捐义卖活动,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同学们在班会课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张同学:我们为灾区捐款,就是要“没有阴霾,喜欢你笑。”

王同学:我为生活在一个团结友善的集体中感到温暖,“梦想在一起,从来不孤单。”

袁同学:“我努力,我自豪!”我手有残疾,你们只看到了我演出时的帅气,却不知我付出了多少辛酸的汗水。

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215/98cac1c8b35f404aeea9a65837a7a40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内容。(二)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滑坡的活动强度就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是突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很大。滑坡会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活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简述本课的教学目标。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