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0周年。该法颁布时正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0周年。该法颁布时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于消费者权利的内涵规定具有时代局限性。比如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只要求保证消费信息真实性,而对其准确性、完整性没有作出规定。放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走过的20年,我国的消费品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消费者权利的认知和消费者权利的保护,还有很多的不如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全新的消费模式,因此,几年前国家已经开始启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工作。

材料二2012年国务院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道德诚信建设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领域道德诚信模范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注意发掘基层食品从业者的典型代表和感人事迹。依托道德讲堂广泛开展诚信从业、相互感召的修身律己活动,并在2014年底前完成全国范围内食品行业“道德讲堂”的建设工作。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走过的历程。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213/eadf96889e4d09aeb21a23bdd870c68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6岁,因“发现血糖升高5年,右足部溃烂1周“入院。5年前患者于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具体不详),确诊糖尿病,不规则服药治疗,未监测血糖,2周前剪脚趾甲时不慎剪破右脚趾皮肤,自行用药酒涂抹。1周前右足开始溃烂,自服抗生素治疗,病情未见好转而入院。

如果患者经使用3次/天短效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监测显示空腹血糖6.1mmol/L,三餐餐后2小时血糖在10.6~11.2mmol/L之间,下列哪一种(或哪几种)方案可以考虑使用?()

A.加大短效胰岛素的用量

B.在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

C.在睡前加用预混胰岛素

D.在睡前加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E.在晨起时加用中效胰岛素

F.在晨起时加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G.在晨起时加用预混胰岛素

H.加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2003年初,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当时,进行合理的药物消毒是预防非典型性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H3COOOH,填写下列空白:( C=12  H=1  O=16)

(1)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依次为_________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依次为_________

(3)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4)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5)每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_个原子核.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