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工件以()定位时,一般可不考虑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A.V形块 B.心轴 C.平面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工件以()定位时,一般可不考虑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A.V形块

B.心轴

C.平面

D.浮动

答案: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该小组同学模拟工业上用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①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填写“A”、“B”、“C”、“D”)______导出,制得的氧气从出口(填写“A”、“B”、“C”、“D”)______导出.

③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______.

④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罗企生,字宗伯,豫章人也。多才艺。初拜佐著作郎。殷仲堪之镇江陵,引为功曹。累迁武陵太守。未之郡而桓玄攻仲堪,仲堪更以企生为谘议参军。仲堪多疑少决,企生深忧之,谓弟遵生曰:“殷侯仁而无断,事必无成。成败,天也,吾当死生以之。”仲堪果走,文武无送者,唯企生从焉。路经家门,遵生曰:“作如此分离,何可不执手!”企生回马授手,遵生有勇力,便牵下之,谓曰:“家有老母,将欲何之?”企生挥泪曰:“今日之事,我必死之。汝等奉养不失子道,一门之中有忠与孝,亦复何恨!”遵生抱之愈急。仲堪于路待之,企生遥呼曰:“生死是同,愿少见待。”仲堪见企生无脱理,策马而去。

玄至荆州,人士无不诣者,企生独不往,而营理仲堪家。或谓之曰:“玄猜

忍之性,未能取卿诚节,若遂不诣,祸必至矣。”企生正色曰:“我是殷侯吏,

见遇以国士,为弟以力见制,遂不我从,不能共殄丑逆,致此奔败,亦何面目复

就桓求生乎!”玄闻之大怒,然素待企生厚,先遣人谓曰:“若谢我,当释汝。”

企生曰:“为殷荆州吏,荆州奔亡,存亡未判,何颜复谢!”玄即收企生,遣人

问欲何言,答曰:“文帝杀嵇康,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玄

许之。又引企生于前,谓曰:“吾相遇甚厚,何以见负?今者死矣!”企生对曰:

“使君既兴晋阳之甲,军次寻阳,并奉王命,各还所镇,升坛盟誓,口血未干,

而生 * * 计。自伤力劣,不能翦灭凶逆,恨死晚也。”玄遂害之,时年三十七,众

咸悼焉。先是,玄以羔裘遗企生母胡氏,及企生遇害,即日焚裘。

赞曰: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白刃可陵,贞心难折。

道光振古,芳流来哲。                         -------选自《晋书•列传第59》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堪更以企生为谘议参军更:再

B.我是殷侯吏,见遇以国土遇:相逢

C.荆州奔亡,存亡未判判:辨别,断定

D.自伤国劣,不能剪灭凶逆伤:悲伤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  ]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当死生[以]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作如此分离,[何]可不执手

徐公[何]能及君也

C.并奉王命,各还[所]镇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D.口血未干,[而]生 * * 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小题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罗企生“重义轻生”的一组是(   )

①仲堪多疑少决,企生深忧之。

②成败,天也,吾当死生以之。

③仲堪果走,文武无送者,唯企生从焉。

④生死是同,愿少见待。

⑤自伤力劣,不能剪灭凶逆,恨死晚也。

⑥及企生遇害,即日焚裘。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小题4: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仲堪性情优柔寡断,罗企生很为他担忧,认为他仁慈却不能决断,事情一定不会成功。仲堪果然失败,逃跑时,除了企生外,文武官员中没有一个跟随他。

B.恒玄不但猜疑残忍,而且野心很大,常常背信弃义。他与各路军队升坛结盟,信誓旦旦,犹在耳边,但转身就发动战争,攻击其他盟友。企生斥他为“凶逆”。

C.罗企生多才多艺,很得殷仲堪赏识,接连被任命为佐著作郎、功曹武陵太守。企生到武陵任职不久,桓玄发兵攻打仲堪,仲堪又任命罗企生为谘议参军。

D.罗企生知恩图报,在仲堪失败时,他决心与仲堪同生死。他为被弟弟牵制不能追随仲堪而后悔不已,他不畏桓玄的威吓和利诱,坚持“士位知己者死”的节操。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殷仲堪之镇江陵,引为功曹。

译文:                                                           

(2)生死是同,愿少见待。

译文:                                                           

(3)玄即收企生,谴人问欲何言。

译文: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