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Jd5A2174选择压力表时,应使工作压力在压力表最大标值的()之间。 A.1/4~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Jd5A2174选择压力表时,应使工作压力在压力表最大标值的()之间。

A.1/4~3/4;

B.1/2~3/4;

C.1/4~1/2;

D.0~3/4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201/b49b22fae1557b1f002603e3f4cb1cf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的“心灵开放”与尼采的“精神自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庄子的哲学和尼采的哲学都是自由哲学。但是,他们所说的自由,并不是现代政治法律制度下权力义务关系规范下的自由,而是一种精神性的自由。他们虽然都崇尚精神性的自由,可是各人的精神自由却具有不相同的文化特性和哲学内涵。

尼采对于“固定的习性”深感厌烦。他说:“习惯使我们双手灵巧而头脑迟滞。”他又说:“我感到它有如暴君般地在我的身旁,使生活的气息窒息。”他对于基督教的道德规范,尤感厌恶,认为“道德使人愚昧,它是创造新的更好的习惯的障碍”,并视基督教道德为“意志的疾病”的产物。

当尼采谈论精神自由的时候,他总是针对基督教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所造成的人的不自由而发的。尼采也指出了基督教的道德是奴隶式的道德,西方人的思想被基督教的道德所奴役,人们失去了他们自己的主见性、自尊心和自信力。可见,尼采所讲的自由,是为了反对基督教的灰黯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是使人郁闷、禁锢的。他批评基督教的人生观给人们造成的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压迫,主张超越基督教的人生观而获得精神自由。

在讲人的精神自由的时候,首先,庄子认为,束缚着人、使人不得精神自由的,是人为的因素,即文化传统的规范和社会关系的规范对人的限制和禁锢。在文化传统方面,庄子批评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仁义礼智违反了人的自然本性,对人性造成了束缚。而在社会关系方面,他批评各种学派之偏见限制了人的思想,使人的心灵得不到开放。人的本性是向往自由的,但是,已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关系给人划上了许多框格规范,使每一个人都变成自我中心,这就造成了人的自限自小,精神上失去了自由。

其次,庄子认为,还有自为的因素,也束缚着人们,使人不得自由。这种自为的因素,是由人的自我封闭的心灵造成的。所谓自我封闭心灵,也就是《齐物论》里所说的“成心”,《逍遥游》里所说的“蓬之心”。“成心”是指人们具有主观成见,这种主观成见形成了人的自我局限的格局。“蓬心”是指人的视野的短浅,胸襟的褊狭,这种短浅视野和褊狭胸襟形成了人的心灵的自我封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是没有精神上的自由的。

为了从人为和自为的因素的重重束缚中超脱出来,获得精神自由,庄子借助鹏鲲来打开广阔的世界,从宇宙的广场来安排人的精神活动。在庄子的世界中,认为人只有视野开阔,心灵开放,才能使自己达到“精神四达并流”,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摘编自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

小题1:下列对于庄子和尼采所说的精神自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和尼采所说的自由是一种精神性的自由,而不是现代政治法律制度下权利义务关系规范下的自由。

B.庄子哲学和尼采哲学的精神自由具有不相同的文化特性和哲学内涵,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自由哲学。

C.尼采对于基督教的道德规范,尤感厌恶,他批评基督教的人生观,主张改变基督教的人生观而获得精神自由。

D.庄子认为,文化传统的规范和社会关系的规范对人的限制和禁锢以及人的自我封闭心灵,束缚着人,使人不得精神自由。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尼采对于“固定的习性”深感厌烦,他认为习惯使我们的双手灵巧而头脑迟滞,使生活的气息窒息。

B.尼采指出,西方人失去了他们自己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信力,所以思想被基督教的道德所奴役。

C.基督教的思想和道德观念造成人的不自由,尼采指出,基督教的道德是奴隶式的道德。

D.基督教灰黯的使人郁闷的、禁锢的人生观给人们造成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压迫,尼采所讲的自由是为了反对这种人生观。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认为,人为的因素使每一个人都变成自我中心,这就造成了人的自限自小,精神上失去了自由。

B.人的本性是向往自由的,庄子批评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仁智违反了人的自然本性,对人性造成了束缚。

C.《齐物论》里所说的“成心”和《逍遥游》里所说的“蓬之心”,造成了人的心灵的自我封闭,束缚着人们,使人不得自由。

D.在庄子的世界中,认为人只要视野开阔,心灵开放,就能从人为和自为因素的重重束缚中超脱出来,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查看答案
题型:改错题

(本题12分)主题: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是在20世纪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回答:(1)三次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指的什么?3分其出台的背景共同点是什么?1分

(2)俄国和美国的改革的突出的特点各是什么?2分

(3)你怎样评价俄国和美国的改革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分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的很苦。他们所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的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毛 * * 《论十大关系》

(4)结合上述材料,说出材料揭示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哪一突出问题?2分

(5)综合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关注到哪些问题?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