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病例摘要:陈某,女,63岁,教师。2013年10月就诊。患者于12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双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病例摘要:

陈某,女,63岁,教师。2013年10月就诊。

患者于12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双眼睑轻度浮肿,伴腰酸、乏力,当时无尿急、尿频,无皮疹及关节痛,血压未升高,遂到当地医院就诊,化验尿PR0(+),BLD(-),诊断为"肾炎",给予抗炎等对症治疗,症状未见缓解,后间断服用中草药汤剂治疗,效果不显著,10余年来,尿常规检查:PRO(++)。就诊时情况:全身浮肿,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脊冷痛,神疲,纳少,便溏。

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65/100mmHg。眼睑全身浮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6.2×109/L,RBC3.47×1012/L,Hb118g/L,PLT173×109/L。尿常规:PRO(+),BLD(-)。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病相鉴别。

答案: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以"全身浮肿"为主症,属于中医"水肿"范畴。患者最初因风邪外袭,水湿浸渍,致肺不宣降,脾失健运而成,病程迁延不愈,累及脾肾,脾肾阳虚,健运失司,气不化水,阳不化气则水邪泛滥,全身水肿;腰为肾之府,肾虚而水气内盛,故腰脊冷痛;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养四肢,故畏寒肢冷、神疲;脾虚运化无力,故纳少便溏;脾虚气血生化乏源,阳不温煦,则面色苍白;舌质淡胖,有齿痕,脉迟沉无力为脾肾阳虚之征象。四诊合参,患者属于脾肾阳虚证。病位在脾肾,病性为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病程缠绵,若治疗得当,预后佳。

西医诊断依据:

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

西医鉴别诊断: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此类疾病同时具有肾病和原发疾病的特征,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水肿

中医证候诊断:阴水(脾肾阳虚证)

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治法:温补脾肾

方剂:附子理中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炮附子6g(先煎);干姜10g;党参15g;炙甘草6g;泽泻10g;茯苓15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恶化、防治严重并发症为主要目的。可采用下列综合治疗措施。

(1)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

(2)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

(3)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