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患者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眩晕,肢倦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其证候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患者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眩晕,肢倦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其证候是()

A.心脾两虚

B.肝火扰心

C.痰热扰心

D.心胆气虚

E.心肾不交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心脾亏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血虚不能上奉于脑,则眩晕。纳呆为脾失健运之表现。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舌淡,苔薄,脉细弱,为血少气虚之表现。辨证为心脾两虚,题中无火、热之象,排除B、C。心胆气虚应有胆怯,遇事善惊之状,排除D。心肾不交应有阴虚火旺之征,排除E。故本题选A。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西晋:公元280年,全国人口有1616万人。据《晋书.地理志上》北宋:公元1110年,全国人口有4673万人。据《宋史.地理志》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有40个,汴京、临安、长安、洛阳、南京都是人口超百万的城市,而同时期的欧洲国家3万人的城市就称大城市了。整个宋朝占世界的GDP的80%,这是中国占世界GDP比例最高峰。是中国历史最富有的朝代。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了父母的家”。同时,“曾有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2)根据这段材料所反映的变化,说明19世纪的西欧社会的家庭发生怎样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不同时段江苏城乡人口增长(%)

(3)根据上表,概括1976到2008年间江苏城乡人口增长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中国网消息到2008年,半数以上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镇中,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有望达到50亿人,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60%。这是27日记者在联合国人口基金所做的《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发布会上获悉的。

(4)根据材料指出人口城市化会带来那些问题?谈谈该如何缓解我国城市化中的人口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