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理学

题型:名词解释

题目:

理学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130/184b4d12a804e2ef326a2c2314808c6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E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3分)

①子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

②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浣衣洗钵也;比之夏,如辞贵游①而侣韵士干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耻孤寒②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灯也。天以此时新其位置,洗其烦秽,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动曰“悲秋”。予尝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于悲夫悲秋者也。

③天下山水多矣,余不足以了其半,而辄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难去。入雷山恍然,入洪山恍然,入九峰山恍然,何恍然之多耶?然则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来而山山若遇也。予乘秋而出,先秋而归。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亦可乐也。

④曰“秋寻”者,又以见秋而外皆家居也。诞先日:“子家居诗少,秋寻诗多,吾为子刻《秋寻草》。”

[注]①贵游:无官职的王公贵族。②孤寒:贫寒无依靠的人。

小题1:第②段画线句用不同的形象对应一年四季,好在哪里?(2分)

小题2:对“予悲夫悲秋者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对悲秋者的因秋而悲感到悲伤。

B.我与那个悲秋者有着强烈的共鸣。

C.我为悲秋者的情不由衷感到悲哀。

D.我为宋玉那样的悲秋者深感悲伤。小题3:“悲秋”是古人常有的感慨,文中能体现这一现象的一个字是__。(1分)

小题4:第③段可分为两层,概括层次大意。(3分)

(1) _      __  (2) _      __

小题5: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4分)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10分)烯烃通过臭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得到醛或酮。例如:

上述反应可用来推断烯烃的结构。一种链状单烯烃A通过臭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得到B和C。化合物B含碳69.8%,含氢11.6%,B无银镜反应,催化加氢生成D。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可得到能使溴水褪色且只有一种结构的物质E。反应图示如下:

(1)A的结构简式为                

(2)D → E的反应类型为       ;B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         。G物质中有无手性碳原子?          。D物质的核磁共振谱图中有几个峰?          

(3)写出化学方程式:

C→F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