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自2015年11月起,“供给侧”刮起了改革新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自2015年11月起,“供给侧”刮起了改革新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现有三千多家制笔企业、二十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四百多亿支……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的“球珠”需要进口的尴尬局面。作为制造业大国,为何我们无法实现一个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圆珠笔之问”映射供给侧改革大问题。

材料二:从淡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出的明显信号是:找到经济问题的“病根子”,为解决供需失衡下一剂良药。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政府和市场协调与配合,做好“四则混合运算”,其关键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变化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演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否平稳落地。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如何解决“圆珠笔之问”,着力供给侧改革。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9/0112/9117198d0aa82d31fd9f2f148f4f6bf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材料二:“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张骞出使西域的具体时间、方向及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哪些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的艰难?体现了张骞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西来”的“佳种”具体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东”向“西”传播的东西又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材料谈谈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