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10世纪至19世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至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根据材料,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答案:

参考答案:

变化:从世界领先转为落后。

差异:中国:古代科技;西方:近代科技。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两个关于科学对人类社会影响的评价的调查结果
回答时间 1991/1998 1992/1998
益处多 25%/60% 81%/60%
利弊均衡 37%/60% 9%
害处多 20%7%
无意见 18%3%
下面哪一项,如果正确,最有助于解释人们对科学对人类社会影响的看法的变化

A.这两个调查报告的调查对象是那些定期收看黄金时间电视节目的人,一个每周一次的,在黄金时间播出的片名为“科学的奇迹”的创新电视连续剧在1992年1月首次广泛公演后逐渐赢得了观众。
B.这两个调查报告的调查对象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成年人。一篇发表于1992年7月的名叫“国家的学校状况”的报告说明学生们对科学课程的兴趣自1982年以来呈上升趋势。
C.这两个调查报告是在一个郊区的购物区进行的,这个购物区与一个在1992年停止生产的公司相邻。该公司是因产品具有未预料到的有害影响受到控告而被迫停止经营的。
D.两个调查表被寄给了两个大小一样的抽样人口,寄回1991年调查表的应答者被赠送了一张食品打折券,寄回1992年调查表的应答者被赠送了一本环保小册子。
E.这两个调查报告的调查对象是这个国家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那些进行这两个调查的人都是做研究的科学家。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