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016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国家 * * 习 * * 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两岸关系发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2016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国家 * * 习 * * 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两岸关系发表谈话强调:我们将持续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加强两岸交流消除两岸的矛盾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③文化在交流中得到融合与趋同

④通过文化交流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①说法错误,“消除两岸的矛盾”的说法错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④符合题意,“我们将持续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通过文化交流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感;③说法错误,文化在交流中得到融合,但不会趋同。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中华文化的意义。(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2)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 * * 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考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三、

读书·淘书·煮书

张纯静

①我不玩牌,不下棋,不钓鱼,不养鸽,不搓麻将,不打台球,业余的主要爱好,就是读书。
②有位哲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和一位睿智的伟人交谈。我的业余时间,多数是在这样的“交谈”中度过。下班回来,在阳台上放一把藤椅,沏一壶清茶,一卷在手,宠辱皆忘,其乐陶陶!
③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不信,然民族英雄戚继光有一联:“养性莫若修身,至乐不如读书。”我却深信不疑。
④喜欢读书的人,自然喜欢买书,然时下百物皆涨,书也贵得吓人。我是一个“教书匠”,妻也不过是一个小职员,哪有多少闲钱买书。星期天逛书店,大多是像孔乙己喝酒那样“站读”一番,打打“精神牙祭”而已。有时碰到渴盼已久的好书,也只好从妻给的早餐钱或烟钱中抠几文出来。不过久逛书店,也摸到一条以便宜的价格买到好书的道道。书店楼上的降价处理书柜,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特别是武侠、侦破等通俗读物走俏那阵,许多名著倍受冷落而沦为降价书,我就在这降价书堆里,“淘”回了诸如王国维《人间词话》、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样的好书。久而久之,我的几口大白木箱子,也“落落大满”了。我后来找到一条到废品商店“淘”书的窍门,不过这已属于本人专利范畴,怎么个“淘”法,恕不在这里奉告了。
⑤除了读书,淘书,近来还“煮”起书来。
⑥据说现代著名女作家茹志鹃的书斋里,高悬一幅书着“煮书”二字的条幅,不少客人不解其意,请求女主人解释,主人说:“书,光看不行,应该读,然读不够,进而还要‘煮’,‘煮’是何等的烂熟,不是一遍两遍可成的。”
⑦从这小故事里,我大受启发,的确,写文章、做学问、教学生,没有一点“煮书”的精神是不行的
⑧最近应长江书社之约,编一本《外国文学典故》的小书,我也不揣浅陋,学起大师们“煮”起书来。
⑨读书,淘书,煮书,于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

第⑦自然段中,“煮书的精神”指什么请概括回答。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