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实践中,当事人可能没有约定债权确定的期间,或者即使有约定,但约定的期间不明确,在这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在实践中,当事人可能没有约定债权确定的期间,或者即使有约定,但约定的期间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对决定最高额土地抵押所担保债权确定时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规定土地抵押权人或者土地抵押人可以随时要求确定最高额土地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额

B.规定一个确定债权额的法定期间

C.没有约定确定债权期间,土地抵押权人或者土地抵押人自最高额土地抵押权设立之日起满两年后请求确定债权

D.约定不明确,土地抵押权人或者土地抵押人自最高额土地抵押权设立之日起满一年后请求确定债权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1114/f78e3559f9af08bbccd1b956443eb06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在全国新闻...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思想者”的迷惘

法兰西失尽海外的殖民地,巴黎永远是世界艺术崇敬者的麦加。罗丹的“思想者”高踞于自家庭院里,天天接待来自全世界各色人种的瞻仰与膜拜。巴黎的地铁靠近罗丹博物馆的那一站,站台两壁的张挂全部是罗丹作品的巨幅照片,是旅游广告,是民族骄傲。

出国成潮,那潮,起于贫穷落后的国度,人们涌向西方发达国家,去学习、谋生、乞讨。立志自救的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潮去潮来,换了人间。罗丹的“思想者”初次出国,首先来到北京,落座于中国美术馆,在东方人流中仍苦苦思索。

与印象主义绘画同步,罗丹冲破学院式雕刻一味精微描写对象形似的局限,毫不掩饰捏塑与劈凿的手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对象的造型特征,探求雕塑之所以独立为雕塑的本质美感。在展拓现代造型领域的同时,罗丹深深扎根于人间社会,他的美感诞生于人生的悲欢:加莱义民、地狱之门、行走的人、夏娃、娼妇、爱之吻、造物之手……雕刻家罗丹是思想者。这样一位巨匠经历了时间和地域的考验,其伟大和光芒与日俱增。曾是西方阳春白雪的罗丹,面对今日中国观众,已是满城唱和的下里巴人了。从罗丹引申发展的布尔特尔、马约、亨利•摩、杰克梅蒂……他们比罗丹走得更远,中国人民似乎尚看不真切,今罗丹既来,他们的被邀也应在期待中了。

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元首访问过北京,他们百忙中大都抽空看看长城,唯有法国的蓬皮杜先生宁可不看长城,提出要看云冈石窟,当时周恩来同志陪同去欣赏了祖国的瑰宝。今日并非元首的“思想者”来京,谁来招待贵宾?我多么盼望请霍去病墓及西安博物馆的汉唐雕刻群前来陪客。与罗丹作品展同时,展出我国古代雕刻,“思想者”从未见过的这些东方古代雕刻原作,他将为之吃惊,古代东方原是现代西方的知音!被人们仰止了一个世纪的“思想者”面对一二十个世纪前的无名氏之作,他将更坠入深深的迷惘中吧?

小题1:本文标题和结句两次用了“迷惘”一词。下列各项疑问中不属于文中所说的“迷惘”范围的两项是(5分)

A.霍去病墓及西安博物馆的汉唐雕刻群,为什么至今一直不被人重视?

B.全世界艺术崇敬者的麦加,究竟应在西方还是东方?

C.芸芸从生的悲欢离合,各色人种的瞻仰膜拜,到底因为什么?

D.西方的阳春白雪,面对今日中国观众,为什么竟变成了下里巴人? E.一二十世纪前,对雕塑的本质美感怎么会理解得那么深?   

小题2:第四段,作者说“盼望”请汉唐雕刻群前来陪客。下列各项中对作者这种盼望做出正确解释的一项是(3分)

A.汉唐雕刻群比云岗石窟的历史更悠久,成就也更高。

B.“思想者”并非元首,只有艺术家或艺术品适宜作陪。

C.汉唐雕刻群能反映罗丹在艺术上的某种探求。

D.对罗丹这样的艺术大师理应向其展示我们东方的艺术珍品。小题3:第三段反映了作者对罗丹艺术成就的评价。请把这些评价提取出来,逐点加以概括(每点不超过12字)(4分)

(1)                                       ;  (2)                                       ;

(3)                                       ;  (4)                                       ;

(5)                                       。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