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具有单位膜特征的细胞器有哪些?并简述其各自的生理功能。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具有单位膜特征的细胞器有哪些?并简述其各自的生理功能。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1103/8a0246c42437ce104dea518e53e8a74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怨气十足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

B、王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孜孜以求,由于劳累过度,生病住院。他的学生前去看望,希望王老师安心地休养生息,早日康复。

C、他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很差,学习毅力不坚定,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D、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我救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5~8题。

到台湾观光游览,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必不可少的一站。从台北市中心乘出租车,不到三十分钟便可抵达双溪,现在每年到这儿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人数,达两三百万之众。面对斑斓古朴的铜器、温润的玉器、晶莹的瓷器和褪色的字画,人们在感慨藏品精致、丰富的同时,也会生出许多好奇,为什么这些明清宫廷的收藏,会在台北而不在北京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产生是以故宫文物迁台为根由的。而这批文物迁台之前,还经历了博物馆界的创举——“文物万里大迁徙”。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20世纪30年代,正当博物院的各项工作走向正轨时,因日寇对中国虎视眈眈,国宝安全受到威胁,故宫文物南迁作为权宜之策被提出。

威严显赫的紫禁城,经过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经营,珍宝秘籍无数,迁徙自然以珍品为主。陈列室的展品是经过选择的精品,属必装之列。而且存于各馆库房中的文物,都是由各馆在各宫殿里选拔集中的。装完这些之后,再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装箱也有一定的要求,要经得起长途运输的颠簸。故宫工作人员从琉璃厂的古玩商人那儿学到诀窍,即一要装紧,二要隔离。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为单位分别装箱编号,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

当时有不少人反对故宫文物南迁。胡适担心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难免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坏,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但因政府对文物南迁之事态度坚决,胡适等无可奈何,遂以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资格,消极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

鲁迅也是坚决反对故宫文物南迁的。他说倘若“因为古物有限,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也罢”,“但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平,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现存的古物要古”。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道:“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此诗发表在1933年2月6日的《申报》上,而正是这一天,故宫首批南迁的文物起运了。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3月)

对鲁迅的主张和做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物历史很久,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

B.站在维护文化传统的立场上,不同意故宫文物南迁

C.北平是存放所有古物的最佳场所

D.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对文化的逝去表示哀悼和无比的愤慨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