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有这样的一个三口之家,父母双方在结婚前,有一个人总是说真话,有一个人总是说假话,结婚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有这样的一个三口之家,父母双方在结婚前,有一个人总是说真话,有一个人总是说假话,结婚后的两个人受到双方的影响,将真话的人已习惯于每讲三句真话就讲一句假话,讲假话的人,则己习惯于每讲三句假话就要讲一句真话。讲真话的是苗族人,讲假话的是傣族人。而他们的儿子结合两个人的性格,有时说真话,有时说假话,有时真假交替。这家人没人都有自己的数字代号。他们的名字分别是甲、乙、丙。

一家人进行了不记名谈话,根据他们的谈话,我们猜测一下:A、B、C三人的身份,以及他们各自的名字、民族和代号?

他们讲的话如下:

A:

(1)甲的号码是三人中最大的;

(2)我过去是个苗族;

(3)B是我的妻子;

(4)我的号码比B的大22。

B:

(1)A是我的儿子;

(2)我的名字是甲;

(3)C的号码是54或78或81;

(4)C过去是个傣族。

C:

(1)乙的号码比丙的大10;

(2)A是我的父亲;

(3)A的号码是66或68或103;

(4)B过去是个苗族。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1007/e25b8493c142004b808d862f47ba3e5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在“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完成下面各题。

(1)学校排练文艺节目,老师让同学们练《黄河大合唱》。下面歌词中有两个字书写有误,请你帮忙改正。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嶂!/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浦育/下发扬滋长!……”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请你仿照上面的画线句,也写一句赞美黄河的话。

啊!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与黄河有关的连贯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探究题:你能从下面材料中提炼哪些信息?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清澈秀丽。

  材料二:50年代兰州市雁滩滩边遍布红柳、芦苇,栖息斑头雁、高原山鹑等十几种水鸟,如今这些鸟种已没有了踪迹。60年代初,黄河甘肃段生长着花斑裸鲤、鲫鱼、赤眼鳟等40余种土著鱼,如今鱼类大大减少,有些已经绝迹。就连兰州人引以自豪的兰州特产青白石白兰瓜,近年来也因浇了受污染的黄河水而品质下降。

  材料三: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