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试述训诂学重要著作十部。

题型:问答题 论述题

题目:

试述训诂学重要著作十部。

答案:

参考答案:

训诂学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各种专著极为繁多。现举其最重要者十部,简述如下:

(1)《尔雅》和《尔雅义疏》—《尔雅》成书于汉代,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解释词义为主的词典。“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尔雅》共十九篇,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是解释古籍中一般实词和虚词的,后十六篇专释各种专用名词。它基本上是辑录先秦时代的训诂资料而成。古人为《尔雅》作注疏的很多,如郭璞、邢昺、邵晋涵(《尔雅正义》)等,最著名的是清人郝懿行的《尔雅义疏》。此书运用“因声求义,声近义通”的科学方法,破除文字障碍,探求词语本源,成就极为突出。

(2)《方言》—西汉人扬雄所作,是汉语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作者不仅知道语言有今古不同,而且了解语言有方域之异,故广泛收罗各地方言,而以通语释之。这不仅在训诂学上是一大创造,而且保留了西汉时期的汉语分区情况和语音体系的可靠资料,在语言学史上极有价值。

(3)《释名》—东汉刘熙所作,是用声训的方法解释词义、说明事物得名之所由、探求语源的专著。

(4)《广雅》和《广雅疏证》—《广雅》系三国魏人张揖所著,它的性质与《尔雅》完全相同,分类也相同。它增益《尔雅》所未备,故书名《广雅》。清人王念孙作《广雅疏证》,“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探求词源,申明转语,纠正古训,博考证失。此书是清儒训估学研究最高水平的集中体现者。

(5)《说文解字》和《说文解字注》《说文通训定声》—《说文》是汉人许慎所写,古代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共十五卷,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创立了五百四十部首,收释了9353个字。它根据字形解释字的本义,是考溯文字本源、考订古代语义、寻求语言根源的光辉巨著。《说文》以小篆为标准字形进行分析,同时又收了1163个重文(包括古文、籀文等),是研究古代文字的重要桥梁。此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后代研究《说文》的专著极多,形成“许学”。清代有著名的“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段氏是清代研究《说文》的巨擘,他的《说文解字注》校订了《说文》的讹脱,阐明了《说文》的条例、说解和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并著《六书音韵表》,分古韵为十七部,在每个字下都标明其古音韵部,是清儒文字、音韵、训诂研究最高水平的又一代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变更《说文》体例,按古韵及形声声符排比,详析字形结构,考订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以声音、训诂相通之理阐明《说文》,有许多独到之处。

(6)《经传释词》—清人王引之所作,是一部专门解释经传中虚词含义和用法的著作。本书收字160,按声母编排,论述严密、精确,例证翔实、可靠,在词义和语法上多有发明。

(7)《马氏文通》的作者是清末的马建忠。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谈论语法的专著。它仿照西洋语法,来分析汉语的词汇和结构,具有开创之功。

(8)《新方言》是近人章太炎(章炳麟)所作。此书搜集方俗异语八百余条,根据声韵的转变的规律,以古语证今语,以今语通古语,在学术上有极高价值。

(9)《词诠》是近人杨树达所作。此书是在刘淇、王引之、马建忠等人研究虚词和文法的基础上写成的。作者收集了五百多个古汉语虚词,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对每个词的每一种用法一一标明词类,诠释意义,引例证明。全书脉络清楚,系统性很强,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10)《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是今人蒋礼鸿所作。全书收集了380条敦煌变文中难懂的字词加以解释,很有实用价值。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联系上下文,说说翠翠这时候为什么会“忽然哭起来”,她不何而哭。

B.这部作品以其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C.如《与吴质书》中 “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的但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是”),比现在的语意轻。

D.还没等二虎子说完,连长就摆了摆手:“啊,原来是你!”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