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欣赏分析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题型:问答题 论述题

题目:

欣赏分析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答案:

参考答案:

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一般认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的。它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这首独奏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之间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以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全曲大致分为以下三段:

(1)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及对景色的赞赏。

(2)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进入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3)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料而又耐人寻味。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