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计算机网络中,当信息从信源向信宿流动时,可能会遇到安全攻击,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在计算机网络中,当信息从信源向信宿流动时,可能会遇到安全攻击,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可能受到安全攻击的是( )。 Ⅰ.中断 Ⅱ.修改 Ⅲ.截取 Ⅳ.捏造 Ⅴ.陷门

A.Ⅰ、Ⅱ、Ⅲ、Ⅴ

B.Ⅰ、Ⅱ、Ⅳ、Ⅴ

C.Ⅰ、Ⅲ、Ⅳ、Ⅴ

D.Ⅰ、Ⅱ、Ⅲ、Ⅳ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711/2e9a283ef9a3d9ecfd6ab34a74b1227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涉及的考点是企业文化的类型。索涅费尔德把企业文化分为四类,即学院式文化、俱乐部式文化、棒球队式文化和堡垒式文化。①学院式文化,对于那些想做好分内工作就能得到稳步提升的人来说...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完成问题。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郑渊洁

  ①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灌输与其年龄不符的知识,拔苗助长。

  ②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③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年龄不相符的知识,会导致孩子对知识失去兴趣。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

  ④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的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⑤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在某种意义上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可能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几乎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他们知识渊博,但想象力丧失,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

  ⑥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选自《北京晚报》2009年9月11日,有改动)

1.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③⑤段,指出作者分别从哪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四个句子是从第⑥段的画线处截取的,请根据作者的观点,将这四句话按正确的顺序填写到横线上。

①却输掉人生

②能赢得人生

③输在起跑线上

④赢在起跑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