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宋史·刑法志三》:“徒、流折杖之法,禁纲加密,良民偶有抵冒,致伤肌体,为终身之辱;

题型:问答题

题目:

《宋史·刑法志三》:“徒、流折杖之法,禁纲加密,良民偶有抵冒,致伤肌体,为终身之辱;愚顽之徒,虽一时创痛,而终无愧耻。若使情理轻者复古居作之法,遇赦第减月日,使良善者知改过自新,凶顽者有所拘系。”
沈家本《刑法分考》:“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免决数。”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制度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704/8bce2824ce3923e875acb2bb496a295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解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定义的关键信息为:外延越大,内涵越少,外延越小,内涵越大多;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外延越大。A项最高审判机关和最高人民法院是全同关系;C项的内涵在减...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我赋予某些词语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消磨”,这时我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风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光阴”这些常用语让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1、作者说:“我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这里的“这个样的”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学好语文的一项基本功。请你从下列内容中选出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作者列举了消极的人生态度。

B、作者批评了“消磨时光”的人生态度。

C、作者批驳了虚无主义的生命观、人生观、坚持积极的生命观、人生观。

3、选文中提到的“哲人”们对生命的认识,你是否赞同他们的看法?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我”对生命的思考又是怎样的呢?结合已学过的课文说说哪篇课文的主题与选文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文中摘录你认为很有哲理的一句话,让它伴随你健康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