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II两道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Ⅰ道试题的成绩

题型:问答题

题目: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II两道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黑非洲大陆一直处于不断的流血冲突之中,这些流血冲突耗尽了它的人力和物力,使疾病和贫困蔓延。40年以来,非洲经历了30次流血冲突,造成1000多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成为难民。随着军事争端的不断发展,疾病蔓延、贫困加剧、暴力活动猖獗。目前,非洲仍生活在紧张、分裂、恐惧和不安的气氛中,敌视仍在继续,新的争端仍在爆发。 非洲战争开始于50年代,当时,非洲人民为独立而战。在殖民主义者离去后,留下的是一些不合法的政府,它们不代表非洲人民,也不能够领导国家开始一个自由和独立的新时代。       ——摘自埃及《金字塔报》1995年6月4日文章《处于战争贫困和瘟疫灾难中的黑非洲》 材料2 联合国在1994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国际军火贸易的3/4是同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的。自从1990年以来,世界军备开支有所下降,但穷国购买轻武器的费用却增加了。 世界银行的报告说,如果非洲的这种状况继续下去,撒哈拉南部的贫困国家则需要40年的时间才能达到70年代的人均收入水平。大部分专家认为,非洲贫困国家危机日益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世界银行和国际币基金组织强加给这些国家的“改革”政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非洲国家目前的不稳定局势和经济的停滞不前负有责任。 15年前,非洲国家面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贷款的条件,它们别无选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是:降低政府开支、特别是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开支,降低工资,开放国内市场,减少对外国投资的限制,逐步使本国货币贬值等。尽管大部分非洲国家都实行了这些措施,但它们的发展速度却下降了,而且债务从1980年6580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7700亿美元。当非洲国家不得不面对战争、饥饿、贫困、疾病、无政府主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施加的压力的时候,它们发现自己也不得不面对美国的压力。美国强迫非洲国家实行民主,向世界产品开放市场。                          ——摘自《世界经济学》2001年第7期 材料3 90年代初,从北边来的民主化之风刮到了黑非洲,整个世界为之而乐观,但这股风很快变成了无法抵御的风暴,它使非洲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看来,多党制、市场经济和政治自由这条路是不好走的,这是一条崎岖不平、充满艰险和无法预料事件的路。 最近几年,一些非洲国家相继发生了一些成功的和流产的 * * ;但越来越贫穷却是它们共同的特征,可以说,在短短的5年中出现的一些民主 * * ,大多数很快就垮掉了。 自从巴黎、伦敦和华盛顿宣布向非洲国家提供有条件的援助——即非洲国家要实行民主选择——以来,许多非洲国家对民主选举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但却根本没有招来援助,也没出现繁荣和兴旺的局面。看来,为民主所付出的代价已成了贫穷和弱小非洲国家的又一个负担,而这种民主却没有使那些非洲国家的生产有任何增加,也没有使它们得到任何援助,甚至于没有约束国家的开支。                      ——摘自沙特阿拉伯1996年3月10日《中东报》材料4 令人遗憾的是,实行了多党制的那些国家却没有摘到比别人更好的经济果实。 而在整个80年代饱尝饥饿滋味的埃塞俄比亚在梅莱斯。泽纳维没有热衷于多党制的时代实现了经济增长6%的发展速度。乌干达正在靠自己使经济复苏,穆塞韦尼总统没有实行任何一利民主。肯尼亚总统莫伊在继续走他的老路,但经济发展却取得了最好的成果。此外,加蓬总统邦戈和喀麦隆总统比亚则是更明确、更坚决地抵制了这种虚伪民主的引诱,从一开始他们就反对照搬这种同本国的社会文化没有关系的“不切实际的”民主实验。                      ——摘自沙特阿拉伯1996年3月10日《中东报》 请回答: (1)材料1、2、3揭示了非洲国家长期动荡的主原因是什么根源又是什么 (2)根据材料2、3,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对非洲援助的主要手段。这种援助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1、2、3、4,说明广大发展中国家应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选做题Ⅱ 怎样认识当今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及外交努力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选做题I (1)非洲国家长期动荡的主要原因,一是西方在非洲的军事存在;二是日益恶化的经济状况:三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这些国家推行的“多党制”。根源是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2)以经济援助为由,向受援国施加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压力,竭力向这些国家进行渗透,其实质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表现。 (3)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要根据本国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政治、经济模式和发展战略,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坚决抵制各种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本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 选做题Ⅱ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一直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60年代中国又成为核大国,70年代初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赞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长,对外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发展迅猛,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战略军事实力也不断增强,现代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大大增强。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核心大国之一。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现行的内外政策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在中 * * 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这一切使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不仅是地区性的也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世界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表现在: (1)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推动着人类进步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2)中国是第三世界的大国,对第三世界发生着重大影响。 (3)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国在稳定国际局势,抑制战争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世界经济政治生活,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 (5)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6)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惟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中正确地利用自己在联合国的影响和否决权,力争使联合国摆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控制,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断言,中国在未来的多极格局中将成为独立一极。现在,无论是在地区问题上,还是在世界问题上,我国都在发挥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作用,这也是任何国家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中国的外交努力。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同力不断增强,一个日益发展的中国在国际上怎样展示它的力量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除极少数国家、极少数人别有用心地提出“中国威胁论”以外,世界上相当一些国家及其人民由于对中国了解不够。也担心日益发展的中国不能按照国际规则办事,进而对现存的国际关系体系、地区和世界权力结构造成强烈冲击,影响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胁,而是世界的机遇。中国一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政策。中国永远不称霸,不谋求势力范围,不在国外派驻一兵一卒,中国的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中国发展了,市场更加广阔,吸收外国商品和对外投资的能力增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就大了。 中国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融入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将信守自己的承诺,按照公认的国际规则办事。中国政府和人民致力于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主张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通过集体磋商和谈判。以和平的手段和方式,谋求现存的不合理的规则和秩序逐渐得到改革和调整,中国国力有限,但努力有所作为,尽自己应尽的责任。中国积极参与了世界重大危机和热点问题的外交斡旋,提出了许多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做出了贡献。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使许多亚洲国家遭受强烈冲击,中国从大局出发,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稳定国际金融形势做出了重大贡献。“9·11”事件发生后,中国迅速对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坚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推动联合国和安理会发挥主导作用。中国还多次派遣中东事务特使,倾听有关国家解决中东问题的意见,参与解决中东问题的国际努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在朝鲜核问题上,中国坚持立场,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要求有关各方通过直接对话找到和平解决问题的出路,20世纪90年代,中国为维护热点地区和国家的和平,支持这些国家战后重建;还先后派出人员参与了10多次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中国认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其对外活动除了对本国人民负责外,还必须对世界人民负责。谋求本国利益不能损害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不能把本国利益凌驾于世界人民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之上。联合国是当今世界集体安全的中心。中国致力于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反对某些国家绕开联合国安理会,擅自对一些国家动武,积极推动科索沃危机、海湾危机、阿富汗问题和伊拉克战争问题回到联合国框架内进行解决。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级大国的单边主义势头明显。中国努力推动世界各国批准和遵守《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防止外层空间军事化。中国还积极推进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进程,支持在普遍参与和非歧视性的基础上,巩固和加强国际防扩散机制。中国主张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002年9月中国向联合国交存了中国政府核准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核准书。 中国被认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对外交往中必须说话算数,守信承诺,言必信、行必果。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国际社会对中国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情况予以充分肯定。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也认真地履行了承诺。世贸组织各主要成员对中国的总体表现表示满意。 总之,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深知作为一个大国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中国将继续从维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为己任,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永远做一个和平、公正、负责任的大国。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