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条件不是设立有限责任公用的必备条件的是:( )A.股东出资 B.公司章程 C.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下列条件不是设立有限责任公用的必备条件的是:( )

A.股东出资

B.公司章程

C.公司名称

D.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629/93b28a45928cedc3a7ada62319d369f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1.应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 2.该土地登记的申请程序: (1)申请人为该股份有限公司和银行,申请时限为抵押合同签订后15日内。 (2)提交以下资料: 1)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申请书; 2)...

试题推荐
题型:辨析题

据报道,北京市对中小学生守则及相关行为规范进行了修改,从今春新学期第一天起,北京市中小学生将开始试行新的《北京市中学生守则》《北京市小学生守则》以及相关行为规范。其中争议最大的修改是“敢于斗争”与“见义勇为”被抛弃。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20条最后一句“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敢于斗争”,在新的《北京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只保留了“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去掉了“敢于斗争”四个字。“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这一改动引起教育界、法律界的广泛关注,赞扬与批评等量其观。支持去掉“敢于斗争”与“见义勇为”的人,认为这是让孩子远离危险的需要,有利于小学生自我保护。他们认为,未成年人处于身心成长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本身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若不考虑这一年龄特点而一味要求去“敢于斗争”是不切合实际的,容易误导冒险行为,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反对方则认为,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抛弃“敢于斗争”与“见义勇为”是错误理解这些提法本意的必然结果。我们主张中小学生面对坏人坏事时“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主要意图并不是要给中小学生规定什么义务与责任,主要是着眼于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抛弃“敢于斗争”与“见义勇为”对本来就有待于加强和革新的道德教育造成了严重破坏,违背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道德规范主要是一种义利选择准则。     

你赞成哪方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