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

题型:问答题

题目:

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工期定为两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该工程在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捂标,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
①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
②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
③发出招标邀请书;
④对报名参加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者;
⑤向所有获得投标资格投标者发售招标文件;
⑥召开投标预备会;
⑦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
⑧建立评标组织,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
⑨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
⑩组织评标;
(11)与合格的投标者进行质疑澄清;
(12)决定中标单位;
(13)发出中标通知书;
(14)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1. 问题:
(1)指出上述招标程序中的不妥和不完善之处。
(2)该工程共有7家投标人投标,在开标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
①其中1家投标人的投标书没有按照投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作无效投标处理;
②其中1家投标人提供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书是复印件,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作无效投标处理,
③开标人发现剩余的5家投标人中,有1家的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相差较大,经现场商议,也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指明以上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3)假设该工程有效标书经评标专家的评审,其中A、B、C三家投标单位投标方案的有关参数,如表1-5所示。
表1-5 各投标方案有关参数

投标方案 建设期费用支出(万元) 项目运营期(元) 项目运营期的年运营成本(万元) 工程报费时的残值回收(万元)
第1年末 第2年末
A 250 240 15 25 10
B 300 330 20 10 20
C 240 240 15 15 20
若基准折现率为10%,且已知A方案寿命期年费用为72.40万元;B方案寿命期年费用为69.93万元。试计算C方案寿命期年费用,并利用年费用指标对三个投标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4)建设单位从建设项目投资控制角度考虑,倾向于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参考答案:

第③条发出招标邀请书不妥,应为发布(或刊登)招标通告(或公告)。

第④条将资格预审结果仅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者不妥,资格预审的结果应通知到所有投标者。

第⑥条召开投标预备会前应先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

第⑧条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不妥,该工作不应安排在此处进行。

问题(2):

第①条的处理是正确的,投标书必须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

第②条的处理是正确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书必须是原件;

第③条的处理是不正确的,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有较大差异不能作为判定是否为无效投标的依据。

问题(3):

C方案年费用: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

C方案的年费用最低,为最优方案,其次是B方案,A方案的费用最高,在三个方案中是最差的。

问题(4):

①便于业主(或建设单位)投资控制。

②对承包人来说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或发包人承担的风险较小)。

③应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总价。

④有利于在评标时确定报价最低的承包商。

解析:

[解题思路]

本案例背景材料涉及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程序及实务处理;投标方案寿命期年费用计算。案例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是目前命题中的趋势。表面上题型比较简单,实际考核中如果对关键知识点掌握不好,得分难度较大。读者应注意招投标程序的顺序性和直接使用(A/P. i.n)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