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010年年12月份及全年我国工业生产部分统计数据 指标 12月 1~12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2010年年12月份及全年我国工业生产部分统计数据


指标 12月 1~12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绝对量 同比增长(%)
主要产品产量
天然原油(万吨) 1752 9.0 20301 6.9
发电量(亿千瓦时) 3678 5.1 41413 13.3
生铁(万吨) 4665 2.3 59022 7.4
粗钢(万吨) 5152 6.3 62665 9.3
钢材(万吨) 6784 3.5 79627 14.7
水泥(亿吨) 1.7 16.4 18.7 15.5
汽车(万辆) 195.4 23.9 1865 31.9
其中:轿车(万辆) 103.4 15.9 984.0 29.2
产品销售率(%) 98.9 -0.6 97.9 0.2
出口交货值(亿元) 8663 18.3 90764 25.4

以下不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______。

A.2010年12月份的水泥产量约是粗钢的3.3倍
B.2010年12月份的产品销售率不及去年同期
C.2010年12月份生产的轿车占汽车的比重接近全年轿车占汽车的比重
D.2010年12月份有三种产品的绝对量比平均水平低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水泥产量是粗钢产量的17000÷5152≈3.3倍,A项正确;产品销售率同比增长为负数,B项正确;12月份生产的轿车占汽车的比重为103.4÷195.4≈52.9%,全年生产的轿车占汽车的比重为984÷1865≈52.8%,C项正确;2010年12月份只有生铁和粗钢产量低于全年平均水平,故D项错误,答案选D。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专家指出,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表现。统计表明,农业是收入最低的行业之一,而从业人口却特别多,这是造成我国低收入群体庞大的重要原因。把剩余劳动力从低收入的第一产业向收入相对较高的二、三产业转移,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2004年,沿海地区不少地方陆陆续续曝出“用工荒”。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次契机,也为农民工工资上涨提供了动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除了收入的吸引力之外,工作生活的环境、各种权益的保证、各种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等等,都是影响因素,在这些方面,政府大有可为。
这段话的主旨是( )。

A.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B.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契机
C.吸引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是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
D.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各项保障措施可以有效缩小收入差距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