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能调节唾液的量及渗透压的结构是A.浆液性腺泡 B.黏液性腺泡 C.闰管 D.分泌管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能调节唾液的量及渗透压的结构是

A.浆液性腺泡

B.黏液性腺泡

C.闰管

D.分泌管

E.排泄管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610/cfe81830ac469d2426d91a31eec9ad3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解析: 这个选项使用了正确的每个动因的成本以及合适的部件数、批量数和机器调试次数。参看下面的计算。选项(a)不正确。这个选项的其他部分都是正确的,但是在机器调试成本的计算过程中却忽略了每批...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经查阅资料得知: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电讯和建筑等领域.铝也有其特殊的性质:①铝的熔点是660℃,氧化铝的熔点高达2054℃.②铝虽比锌活泼,但是将铝和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比锌反应慢得多.③尽管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使铝与其周围的介质(空气、水)隔绝,但“奇怪”的是铝制容器仍不能用来盛放和腌制咸菜.为此该小组进行了“铝表面氧化膜”的探究实验,其过程如下,请完成填空:

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铝片表面接触火焰的部分变暗片刻后变软;轻轻摇动,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

问题:(1)请写出在空气中灼烧铝片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2)铝片接触火焰的部分不像蜡烛那样滴落的原因是 _________

实验2:取2条未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一片浸入CuCl2稀溶液中,其表面很快析出较多红色粉末状固体;而另一片浸入CuSO4稀溶液中现象一直不明显.

问题:试猜测产生这种现象差异的因素是 _________

实验3:用砂纸打磨一铝片使其表面较粗糙,再将其放入CuSO4稀溶液中,直到2﹣3分钟后,铝片表面才有少量红色固体附着.

问题:试写出铝片表面附着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实验4:向实验2的CuSO4稀溶液中滴入3﹣5滴NaCl稀溶液,铝片表面逐渐有红色固体析出.

实验5:向实验2的CuSO4稀溶液中滴入3﹣5滴Na2SO4稀溶液,铝片表面现象一直不明显.

问题:根据实验2、3、4、5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