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及实现多元化经营,甲公司

题型:问答题

题目: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及实现多元化经营,甲公司在20×9年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和资本运作。
(1)甲公司于20×9年3月2日与乙公司的控股股东A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①以乙公司20×9年3月1日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为基础,甲公司定向增发本公司普通股
股票给A公司,A公司以其所持有乙公司80%的股权作为支付对价。
②甲公司定向增发的普通股股数以协议公告前20天内甲公司普通股股票的加权平均股价每股15.40元为基础计算确定。
③A公司取得甲公司定向增发的股份当日即撤出其原派驻乙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由甲公司对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
(2)上述协议经双方股东大会批准后,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①经相关部门批准,甲公司于20×9年5月31日向A公司定向增发500万股普通股股票
(每股面值1元),并于当日办理了股权登记手续。A公司拥有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8.33%。
20×9年5月31日甲公司普通股收盘价为每股16.60元。
②甲公司为定向增发普通股股票,支付佣金和手续费100万元;对乙公司资产进行评估发生评估费用16万元。相关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③甲公司于20×9年5月31日向A公司定向发行普通股股票后,即对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改组后乙公司的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甲公司派出6名,其他股东派出1名,其余2名为独立董事。乙公司章程规定,其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须由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表决通过。
(3)20×9年5月31日,以20×9年3月1日评估确认的资产、负债价值为基础,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及其账面价值如下表所示: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乙公司 20×9年5月31日 单位:万元
项目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资产:
货币资金 900 900
应收账款 3400 3000
存货 2900 2900
固定资产 4200 6300
无形资产 1000 2500
资产总计 12400 15600
负债:
短期借款 1500 1500
应付账款 2600 2600
长期借款 1900 1900
负债合计 6000 6000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2000
资本公积 1000
盈余公积 430
未分配利润 2970
所有者权益合计 6400 96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12400 15600
①乙公司固定资产原取得成本为6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3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购买日已使用9年,未来仍可使用21年,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不变。②乙公司无形资产原取得成本为1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至购买日已使用5年,未来仍可使用10年,摊销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不变。③因某重要客户存在经营风险,对其应收账款估价减值400万元。假定乙公司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均为管理使用;其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年限、折旧(或摊销)方法及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4)20×9年6月至12月期间,甲公司和乙公司发生了以下交易或事项:①20×9年6月,乙公司将本公司生产的某产品销售给甲公司,售价为120万元,成本为80万元。甲公司取得后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并于当月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及预计净残值均符合税法规定。②20×9年7月,乙公司将本公司的某项专利权以8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甲公司,该专利权在乙公司的取得成本为60万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至转让时已摊销5年。甲公司取得该专利权后作为管理用无形资产使用,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甲公司和乙公司对该无形资产均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假定该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③20×9年11月,乙公司将其生产的一批产品销售给甲公司,售价为62万元,成本为46万元。至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该批产品中的一半出售给外部独立第三方,售价为37万元。④至20×9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收回对甲公司销售产品及转让专利权的款项合计200万元,乙公司计提了坏账准备10万元。⑤在购买日预计损失的应收账款估价正确,已经按照公允价值收回。(5)除对乙公司投资外,20×9年1月2日,甲公司与B公司签订协议,受让B公司所持丙公司30%的股权,转让价格300万元,取得投资时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均为920万元。取得该项股权后,甲公司在丙公司董事会中派有1名成员,参与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20×9年2月,丙公司将本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销售给甲公司,售价为68万元,成本为52万元。至20×9年12月31日,该批产品仍未对外部独立第三方销售。对甲公司与丙公司内部交易进行处理时不考虑所得税影响。(6)甲公司20×9年度实现净利润2860万元;乙公司20×9年度实现净利润1160万元,其中购买日后实现净利润为600万元;丙公司20×9年度实现净利润160万元。(7)甲公司因经营方向调整,于2010年1月2日以其持有的65%乙公司股权与B公司所持有的60%戊公司股权进行置换,置换后甲公司丧失对乙公司的控制权且对乙公司无重大影响,同时甲公司取得对戊公司的控制权。置换股权当日,甲公司换出乙公司65%股权和B公司所持戊公司60%股权的公允价值均为7150万元,甲公司剩余15%乙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650万元。(8)甲公司、乙公司在20×9年12月31日的个别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9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项目 甲公司 乙公司
资产:
货币资金 5000 1200
应收账款 7000 3600
存货 6200 2800
长期股权投资 10300 0
固定资产 9400 4300
无形资产 2800 152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20 30
资产总计 40920 13450
负债:
短期借款 3200 1700
应付账款 5000 2800
长期借款 2400 19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 50
负债合计 10800 6450
所有者(股东)权益:
实收资本(股本) 6000 2000
资本公积 8000 1000
盈余公积 1800 490
未分配利润 14320 3510
所有者(股东)权益合计 30120 7000
负债和所有者(股东)权益总计 40920 13450
利润表(简表)
20×9年 单位:万元
项目 甲公司 乙公司(1~5月) 乙公司(6~12月)
一、营业收入 25000 4000 8000
减:营业成本 18000 2600 5600
销售费用 900 240 500
管理费用 1000 300 320
财务费用 600 100 160
资产减值损失 800 50 480
加:投资收益 200 0 0
二、营业利润 3900 710 940
加:营业外收入 400 50 200
减:营业外支出 240 0 340
三、利润总额 4060 760 800
减:所得税费用 1200 200 200
四、净利润 2860 560 600
(9)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与其他各公司在交易前均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②不考虑增值税;各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预计在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预计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③A公司对出售乙公司股权符合相关规定采用免税处理,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在合并前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同。按照税法规定,A公司选择免税处理时乙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计说基础为原账面价值。
④乙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其股票无活跃市场且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
要求:

编制20×9年12月31日合并工作底稿中以下调整抵销分录(涉及所得税的可以合并编制所得税的调整、抵销分录)。
①有关子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自合并日的延续调整;
②内部交易的合并抵销分录。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605/f4e89b23770bb5a493e3eb6f3eeb7fd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解析: 题干中的矛盾点在于“63%的被调查者赞成大学生当保姆”和“近60%的人表示‘不会’请大学生到自己家里当保姆”。A选项只解释了后一种情形,B和D选项并未对矛盾点做出解释,C选项中的...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

Manners nowadays in metropolitan cities like London are practically non-existence, it’s nothing for a big, strong schoolboy to elbow an elderly woman aside in the dash for the last remaining seat on the tube or bus, much less stand up and offer his seat to her.

This question of giving up seats in public transport is much argued by young men, who say that, since women have claimed equality, they no longer deserve to be treated with courtesy 礼貌、谦让) and that those who go out to work should take their turn in the rat race like anyone else. Women have never claimed to be physically as strong as men. Even if it is not agreed, however, that young men should stand up for younger women, the fact remains that courtesy should be shown to the old, the sick and the burdened. Are we really so lost to all ideals of unselfishness that we can sit there indifferently reading the paper or a book, saying to ourselves “First come, first severed”, while a grey-haired woman, a mother with a young child stands? Yet this is all too often seen.

Older people, tired and quick-tempered from a day's work, are not angels, either-far from it. Many a brisk argument or an insulting quarrel breaks out as the weary queues push and shove each other to get on buses and tubes. One cannot commend this, of course, but on does feel there is just a little more excuse.

If cities are to remain pleasant places to live in at all, however, it seems imperative(迫切的), not only that communications in transport should be improved, but also that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should be kept smooth and polite. All over cities, it seems that people are too tired and too rushed to be polite. Shop assistant's won't bother to assist, taxi drivers growl at each other as they dash dangerously round corners, bus conductors pull the bell before their desperate passengers have had time to get on or off the bus, and so on and so on. It seems to us that it is up to the young and strong to do their small part to stop such deterioration(恶化).

小题1:What is the writer's opinion concerning courteous manners towards women?

A.Since women have claimed equality, they no longer need to be treated differently from men.

B.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old-fashioned for young men to give up their seats to young women.

C."Lady First" should be universally practiced.

D.Special consideration ought to be shown to them.小题2: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would not be smoother unless ________.

A.people were more considerate towards each other

B.people were not so tired and quick-tempered

C.women were treated with more courtesy

D.public transport could be improved.小题3:The author probably does NOT agree that in big cities _______.

A.Life will be even worse if no change is made

B.transport conditions are rather poor

C.it’s not uncommon to see people quarrel in public places

D.it’s unreasonable to require the tired people to be polite小题4:The main purpose of the author is to ________.

A.call on people in big citie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politeness

B.blame the schoolboys’ rude behavior towards elderly women on the tube or bus

C.criticize the fast pace of city life

D.tell young men to give their seats to elderly people小题5:How could you describe the tone of this passage?           

A.acceptable

B.opponent

C.negative

D.encouraging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