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009年1-4月我国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37082.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2009年1-4月我国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37082.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5%,其中第一产业比去年同期增长82.1%,投资比重见下图。

2008年1-4月我国完成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多少亿元()

A.286.14

B.325.82

C.345.37

D.386.13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525/67b40ce6f4cfbdc4c252fd84d4d4cd6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B, C, D, E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单层双跨等高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其屋面为不上人的屋面,其平面布置图、排架简图及边柱尺寸如图所示。该厂房每跨各设有20/5t桥式软钩吊车两台,吊车工作级别为A5级,吊车参数见表。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提示:1t≈10kN。

已知某上柱柱底截面在各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kN·m)如表所示。试问,该上柱柱底截面荷载效应组合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kN·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计算;

②表中给出的弯矩均为同一方向;

③表中给出的吊车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已考虑了各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

A.122.5

B.131

C.144.3

D.152.2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5分)

寂静钱钟书 

周劼人

①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②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③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④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⑤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⑥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⑦然而他却只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 * * ”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他只要抱起书本,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⑧“ * * ”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⑨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⑩“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⑾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⑿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⒀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⒁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一生的格调

⒂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 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C.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小题2:文章倒数第二段划线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