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施工中,由于坝轴线上的各里程桩不便保存,故在实际工作中,常在各里程桩的横断面上、下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在施工中,由于坝轴线上的各里程桩不便保存,故在实际工作中,常在各里程桩的横断面上、下游方向,各预先埋设一根竹竿,称( )。

A.轴距杆

B.坡度尺法

C.坝体边坡线

D.临时测量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525/046f1b8d4258539a773f39ab5e7d380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三保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八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材料二: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并参照有关国家做法,2008年12月26日下午,载有800余名官兵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3艘军舰,缓缓离开位于海南三亚的码头,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主要任务是保护航经该海域中国船舶、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中国舰艇将严格按照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和相关国际法执行护航任务,也愿与有关国家的护航舰艇开展合作,必要时参与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请回答:

(1)材料一描写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何重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远航的目的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次远航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外交传统?试举唐朝时一例史实加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