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没有开放伤口的骨折患者,搬运前一定要先固定,后搬运。

题型:判断题

题目:

没有开放伤口的骨折患者,搬运前一定要先固定,后搬运。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429/bbcd4bc2524ae6ca48f7bb814ceb2fb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化合物A(C8H8O3)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从A出发,可发生图示的一系列反应,图中的化合物A苯环上取代时可生成两种一取代物,化合物D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G能进行银镜反应。E和H常温下为气体。试回答:

(1)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A:          ;B:          ;E:              G:             

(2)反应类型:( I )            ;(Ⅱ)            

(3) 写出D→H的化学方程式:                                     

(4) 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可制备药物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请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什么是世界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人们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及以外广大地区,这是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史。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根据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材料二: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起,(世界)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将世界各国历史汇编成世界史),而不注重人类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三:“(世界)历史自身是复杂众多的统一整体,它的各部分互相联系着,互相依靠着,互相制约着”。“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

——周谷城

材料四:学术上的苏联话语和中国政治上的革命话语相结合,决定了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世界史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特征:各国各时期的革命史、资本主义殖民侵略史、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 * * 主义运动史等成为世界历史研究的主要领域。

——刘新成、刘文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六十年》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希罗多德与司马迁的“世界史”有何共同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