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无业人员某甲(20岁),在某日晚10时许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见某乙独行,遂起了歹心,当

题型:不定项选择

题目:

无业人员某甲(20岁),在某日晚10时许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见某乙独行,遂起了歹心,当他经过某乙身边时乘其不备抢了某乙的提包就跑,某乙大呼,周围群众多人追赶,某甲只得拼命逃命,当某甲逃到一小胡同时被巡逻的民警截住,某甲朝民警下身狠踢一脚,将民警击倒,当场昏厥,经抢救无效于第二天在医院死亡。某甲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

B.抢夺罪

C.故意杀人罪

D.抢夺罪和故意杀人罪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甲的行为转化为抢劫后,抢劫致人死亡。参见《刑法》第269条规定的内容。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国有企业因长期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其债权人A公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在破产清算时,该国有企业领导常某为照顾其弟任经理的业务单位B公司,以本单位一台价值20万元的轿车和一台价值70万元的精密机床为本单位欠B公司的一笔90万元贷款设定抵押,并且在财产清单上作虚假记录,将抵押的时问提前到破产清算前,从而使B公司不必进入破产程序得到上述轿车和机床,避免了损失。常某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

A.合同诈骗罪

B.造成破产、亏损罪

C.妨害清算罪

D.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论述题

2013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0周年。《消法》颁布时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于消费者权利的内涵规定具有时代局限性。比如对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只要求保证消费信息真实性,而对其准确性、完整性没有做出规定。放眼《消法》走过的20年,我国的消费品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消费者权利的认知和消费者权利的保护,还有很多的不如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全新的消费模式,因此,几年前国家已经开始启动《消法》的修订工作。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相关知识,分析启动《消法》的修订工作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