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题型:问答题

题目:

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答案:

参考答案:刑法中规定的危害社会行为,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作为与不作为两大类。所谓作为,就是指行为人用积极的动作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作为是犯罪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许多犯罪也只能表现为作为的形式,如果行为人不采取积极的行动,那么,犯罪意图就不可能实现。所谓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并且能够实行某种行为,消极地不去履行这种义务,因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的行为。刑法上的不作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这是构成不作为危害行为的前提。刑法中所讲的特定义务,不是一般的道德意义上的义务,而是行为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领域内,基于特定的事实和条件而产生的法律上的义务。一般来说,这种义务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确定的:(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2)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3)由行为人已经实施的行为所产生的责任。这主要是指行为人由于自己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时,负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
2.行为人有可能履行这种特定义务。如果行为人虽然具有实施某种行为的义务,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履行这种义务根本不可能,则不构成刑法上的不作为。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在认定不作为时,关键是要判明行为人有无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仅仅违反一般道德义务的行为,只能受到道德谴责或者纪律处分,而不能构成犯罪。
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少见。在刑法分则中,只能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只有少数几种。另外,有的犯罪既可以由作为形式构成,又可以由不作为形式构成。在司法实践中还要注意纯正的不作为犯罪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的区分。纯正的不作为犯罪,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只能由行为人以不作为形式来实施的犯罪。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既可以由行为人以不作为来实施,又可以由行为人以作为形式来实施的犯罪。区分纯正的不作为和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的意义在于:在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中,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危害行为,一般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考虑,因为不作为所体现的主观恶性一般比作为行为要轻一些。但是,在纯正的不作为犯罪中,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危害行为就不能作为从轻情节来考虑了。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