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患者,男,34岁。胆囊穿孔术后7天,有弛张热,下腹胀,大便次数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患者,男,34岁。胆囊穿孔术后7天,有弛张热,下腹胀,大便次数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慢性胃肠炎
B.肝脓肿
C.肠间脓肿
D.盆腔脓肿
E.粘连性肠梗阻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425/1b6c1bd225f223c1eda89fd964ca352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0岁,2年前因车祸致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1年手术切口开始出现红肿,压痛明显,X线片提示:内固定在位,未见明显松动。近1个月,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破溃,隐约可见内固定钢板,间断出现流脓。

X线片提示骨折端髓腔闭塞,死骨形成,患者高热不退,下一步治疗宜采用()

A.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感染

B.拆除内固定,窦道冲洗引流

C.取出内固定,改用髓内钉内固定,皮瓣覆盖创面

D.扩大创面,窦道冲洗引流

E.取出内固定,改用髓内钉内固定,放置引流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碎片阅读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更有约2.8%的人只阅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刘稳说:“上大学后开始接触新媒体,主要有手机报浏览新闻或直接浏览网页,以及看电子书。这种新媒体作用于人们无聊的、碎片的时间,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于随身携带,见缝插针地阅读。”(中国新闻网2013年6月)

材料二::“微博体”走马灯般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句“你来或者不来”就堂而皇之成了“见与不见体”。每一个“体”都很短命——存活时间三天至一周不等,它的生命取决于下一个“体”到来的频率。“甚至有学生感叹:都不知道140字以上的东西怎么写了。”上海中学语文教师李莹莹对此表示担忧。                               (屈一平《要屏幕阅读,还是图书阅读》)

材料三:前不久,一个《我用1000条微博的时间来读一本书》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和大量转载。文中提到:“作家要写成一本书,不同于写一篇博客,写一次报道,他动用的是他全部的人生经历,从构思到写作,花上几年,每一个句子都有过推敲,每一个观点都是深思熟虑过的,再静静等待从流行到成为经典。”(罗荣海《网络时代别冷落了经典》)

小题1:请结合材料概述什么是“碎片阅读”。(2分)

小题2:“碎片阅读”可能会对人有什么不良影响?请结合材料概括。(2分)

小题3:根据材料说说“经典”有哪些特点。(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