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部门聘请了30位专家评选去年最优秀项目,甲、乙、丙、丁四个项目申报参选。各位专家经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某部门聘请了30位专家评选去年最优秀项目,甲、乙、丙、丁四个项目申报参选。各位专家经过仔细考察后都在心目中确定了各自对这几个项目的排名顺序,如表14-14所示。

表14-14 项目排名顺序


3人 6人 3人 5人 2人 5人 2人 4人
1 1 4 4 4 4 4 4
4 4 1 1 2 3 2 3
2 3 2 3 1 1 3 2
3 2 3 2 3 2 1 1
其中,有3人将甲排在第1,将乙排在第4,将丙排在第2,将丁排在第3;依此类推。
如果完全按上表投票选择最优秀项目,那么显然,甲项目能得票9张,乙项目能得票8张,丙项目能得票7张,丁项目能得票6张,从而可以选出优秀项目甲。但在投票前,丙项目负责人认为自己的项目评上的希望不大,宣布放弃参选。这样,投票将只对甲、乙、TZ个项目进行,而各位专家仍按自己心目中的排名(只是删除了项目丙)进行投票。投票的结果是评出了优秀项目 (29)

A.甲

B.乙

C.丁

D.乙和丁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表14-14,甲是优势项目,乙是次优项目,丙难胜出,丁是最差的。丙退出后,每位专家对各项目的排名顺序没有变化,只需要将排在后面的项目丁提前一位,如表14-15所示。

表14-15 丙退出后的排名顺序
3人 6人 3人 5人 2人 5人 2人 4人
1 1 3 3 3 3 3 3
3 3 1 1 1 2 2 2
2 2 2 2 2 1 1 1
按表14-15投票,甲项目可得3+6=9票,乙项目可得3+5+2=10票,丁项目可得5+2+4=11票。因此,投票结果选出的优秀项目是项目丁。
这个例子说明了投票制度的混沌性。劣势项目的退出居然对优势项目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原来最差的项目居然变成了最优秀的项目。该例子也说明了用简单的数学规则难以很好地描述真实社会。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完全公正的选举规则并不存在。

试题推荐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下面是一则在网上流传的某政府机关发布的招聘微博。对此形式,有人拍手叫好,争相转帖,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请你从语言风格及效果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内容充实。(4分)

“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了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这是个国际组织,马上要在张娜拉、李俊基、金贤重、RAIN的故乡韩国建立喔。此次招聘研究与规划、公关与外宣人员6名,有意咨询65962175。不包邮。”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市国家安全机关在侦查一起泄露国家秘密案件时,发现郑某有重大嫌疑,遂对郑某采取了逮捕措施。郑某于是聘请当地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黄某为自己提供法律服务,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的规定,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郑某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聘请律师为其进行服务,无须经过国家安全机关的批准
B.律师黄某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为郑某进行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以及调查取证的服务
C.律师黄某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郑某,负责该案侦查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派员在场监督
D.律师黄某向国家安全机关提出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郑某时,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在十日内安排会见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