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资料一: A公司和B公司创业伊始是十分相似的,同样面临并非十分激烈的竞争环境,依靠

题型:问答题

题目:

资料一:
A公司和B公司创业伊始是十分相似的,同样面临并非十分激烈的竞争环境,依靠高科技产品的高附加值,迅速进行资本积累,扩大企业规模。它们创业之初都成绩辉煌,但随着企业发展,A公司日益壮大,一跃成为高科技跨国公司,其主导产品—激光照排系统目前占世界中文市场的80%以上,而B公司自2006年开始衰落。
20世纪90年代中期,王先生首创汉字化存储和高倍率信息、压缩新技术,并获得专利。2005年,王先生和张先生等5人在北京创办了A公司,旨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这样,一家以“A公司”命名的高科技产业就应运而生。
A公司在创业初期曾提出:5年站住脚,跻身中关村前3名;5年大发展,力争2007年成为世界跨国公司。前5年的目标已实现,后5年的目标也已基本实现。2003~2007年,A公司实现了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为此,企业进行过多元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以北大技术带动发展的A公司化工、稀土应用等不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利用北大多学科基础研究的成果,进行向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原材料工业领域扩张的结构调整,这意味着A公司集团以电子信息和工业制造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战略正在开展和实施。
A公司产品的相关性很强,人力、技术设备的共用性和通用性高,并以北大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为基础。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科技企业集团,它开辟的是一条知识经济的道路。它的多元化思路始终有一条脉络分明的主线—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微型计算机,A公司以化工、稀土应用作为补充产品,并向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原材料工业发展。正如王先生所说:“从收音机到电视机、从计算机到信息网络、从模拟到数字等变化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文化知识的每一次积累,都推动着人类车轮的前进。对此,我们一定要有现代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紧紧跟上人类文明的迅猛发展。”
B公司创业初期也选择了软件产业。文字处理软件是B公司发展的最初产品。依靠开发电脑软件,B公司曾经创造出了3年的发展速度达到500%的奇迹。然而在主产业尚未成长起来并站稳的时候,就遇到2003年中国电脑业的灾难年。随着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禁令失效,惠普、IBM等国际著名电脑公司开始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大举进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电脑业步入低谷,B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导产业受到重创。为了摆脱原有单一电脑产业带来的压力和风险,2004年8月,B公司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构想,其总体目标是脱出电脑产业,走多元化之路。为此,B公司集团投资12亿元兴建B公司大厦,同时投资保健品行业,开展生物工程项目。这一多元化战略的选择是后来B公司集团走向衰落的转折点。B公司大厦的楼花在初期卖得很火热,并从香港融资8000万元港币,内地融资4000万元人民币,短短数月便获得现款1.2亿元。B公司大厦的兴建是B公司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按合同,B公司大厦2006年年底应交付使用,否则要给买楼花者退款并赔偿,但B公司大厦未能如期完工,债主因此登门讨债。由于资金供应断线,集团财务周转不足,B公司已无钱可还,危机终于爆发。
资料二:
2007年,X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X钢)从总体战略角度看是一个专业化企业:非钢铁生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4.7%。但从企业生产组织角度来看,X钢却是一个非专业化生产企业。当时,X钢有职工12.3万人,其中直接从事钢铁生产(除矿山外)职工仅为2.79万人,占总数的22.7%。2007年,X钢开始了“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的企业改革实践。其主要做法是:①对钢铁生产主体厂及能源、交通运输单位推行了“集中一贯”管理;②对生产生活服务单位进行剥离与重组;③对内部的事业性单位实行经费包干,在完成内部规定的工作后,可以对外经营。这项改革实质上是X钢的公司战略开始从专业化转向多元化。X钢多元化经营的“自发”阶段是很有成效的,陆续将16个非钢铁生产的辅助单位从钢铁生产主体中分离出来,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行业经营的内在要求,进行生产要素重组,通过实行承包经营或资产经营责任制形式,推动了公司从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的转变。2008年,X钢实现销售收入160.78亿元,钢产量达到608.79万吨,在全世界大型钢铁企业中排名第29位,创历史最高水平。X钢非钢铁产业从业人员6万多人,固定资产重估价值为50亿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0.30亿元,占公司销售收入总额的25.07%。X钢根据战略的转变,进行了组织结构的变革,这是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X钢在执行了五年多的“自发”多元化战略之后,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进入“自觉”多元化战略实施阶段,同时相应地将原有的组织结构—工厂制逐步向适应多元化战略的母子公司体制转变。
要求:

结合资料二,你认为X钢集团实施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何处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421/f02431eeef69388170997a012349fc6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90~2007年世界国内生产值

1990

2000

2004

2005

2006

2007

世界总计

218773

319492

417324

450539

486267

543470

低收入国家

2633

3703

5188

6002

7016

8103

  最不发达国家

1526

1853

2679

3162

3700

4397

  重债穷国

1341

1447

2072

2383

2760

3253

 中等收入国家

35489

56470

78235

93084

109492

133422

  中下等收入国家

14131

27446

41045

47632

56061

68883

  中上等收入国家

213861

29025

37168

45429

53404

64504

 中、低收入国家

38109

60173

83421

99091

116516

141559

  东亚和太平洋

6671

17182

26579

30554

36333

44381

  欧洲和中亚

10898

9010

16336

20408

24677

31552

  托丁美洲和加勒比

10971

20177

20795

25370

29485

34444

  中东和北非

2654

4315

5320

6142

7062

8287

  南亚

4025

6082

8908

10191

11535

14386

  撒哈拉以南非洲

2974

3414

5462

6390

7378

8429

 高收入国家

180651

259344

333958

351550

369858

401973

  非经合组织成员国

6192

12059

14446

16710

18345

20081

  经合组织成员国

174434

247297

319463

334918

351748

382190


2007年,低收入国家、巾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 )。

A.1:13.48:68.61

B.1:15.25:70.04

C.1:15.08:64.37

D.1:16.47:49.61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