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对回归分析来说,如果x的均值是3,y的均值是5,b的值是2,则a的值是()。 A.2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对回归分析来说,如果x的均值是3,y的均值是5,b的值是2,则a的值是()。

A.2

B.5

C.1

D.-1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421/3129236cb31cfc2e8293878d364ba73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痔:由痔静脉丛血流淤积,齿状线上下的静脉丛曲张形成,根据所在位置相对于齿状线之高低,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于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 * * 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之阁于其后。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选自《四部丛刊》本《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①硁硁(kēng):浅陋而固执的样子。②窭(jù):贫寒。③嚣嚣:众口喧哗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也,性也,命也,一——一:相同

B.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之——贻:赠送

C.不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务:致力

D.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得:掌握

2.下列句子中,全都说明不知尊经的一组是(     )

①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

②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

③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

④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

⑤侈淫辞,竞诡辩,饰 * * 心盗行,逐世垄断

⑥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表现在人的情感和事理上,分别是恻隐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和亲、义、序、别、信,它们表现不同,但实质相同。

B.富家的父祖辈将他们的财富记录成账本传给子孙,将财富藏在家里。六经就是我们内心的账本,而六经的实际内容,则要完备地存在我们内心。

C.越城卧龙西岗有一所荒废已久的稽山书院,后被修葺一新,并在其内建造了尊经阁。尊经阁落成后,郡守邀作者写一篇记文,作者爽快地答应了。

D.文章指出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分析了经的特点,用富家的财产作比喻,批评了种种不尊经的行为,期望后人读了文章后懂得尊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据此回答题。

小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中国历史上一场

A.政治运动

B.启蒙运动

C.思想文化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小题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小题3:下列不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小题4: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A.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B.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C.把孔子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D.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小题5: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到和谐小题6: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A.“克已复礼”

B.“民贵君轻”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德服人”小题7: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小题8:下列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孔子的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B.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界占绝对统治地位

C.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是孔子的思想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而形成的

D.孔子的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小题9: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