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一位教师在进行《两条小溪的对话》教学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

题型:问答题

题目:

一位教师在进行《两条小溪的对话》教学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果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421/08bbbaebcc9759e5c39037906ac1289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C, D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6分)

甲 )   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小题1: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2分)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小题2: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