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在GIS出厂见证的主回路绝缘试验(含局部放电测量)试验项目中,110kVGIS对地、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在GIS出厂见证的主回路绝缘试验(含局部放电测量)试验项目中,110kVGIS对地、相间及断口耐压值均要求为()。

A.87kV

B.220kV

C.230kV

D.184kV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419/fc0967c885c881483f2cca82d8c4942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阶段性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高锟:牵动世界神经的“光纤之父”

①在互联网中畅游,欣赏高清晰电视画面,与千里之外的友人视频聊天……这些事情改变着人类生活,世界也因此拉近了距离。但你可曾想到,这一切要归功于一位华人科学家发明的“光导纤维”,是它,牵动着世界的神经更敏锐地向前发展。可以说,没有光纤,就没有互联网时代。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掀起了一场人类通信技术的革命。

②这个人,就是英国华裔科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光纤之父”高锟教授。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授予他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③1933年,高锟出生于上海书香门第,父亲用一把宝剑的名字为其取名。祖父高吹万,乃清末民初著名爱国诗人。其父高君湘是律师,家境优渥,但家教甚严。高锟幼时便受到国学启蒙。扎实的国学基础,对其一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高锟从小就是个动手能力极强的孩子,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都想亲手鼓捣尝试一下。当时,高家楼顶有个小阁楼,这里成了高锟童年的实验室:拆得七零八落的闹钟,大卸八块的收音机……尽管凌乱不堪,但这里却是他科学梦萌发的温床。后来,他迷上化学,尝试自制炸弹。后来,他又迷上了无线电,小小年纪就曾成功地组装了一部收音机。

⑤1948年,高锟随父移居香港,入读圣约瑟书院,之后考入香港大学,由于港大没有他感兴趣的电机工程专业,他只好远赴英国,入读著名的伦敦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博士。毕业后,高锟加入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任工程师。

⑥光,也许是最平常的东西。它时刻在人身旁,很久以来却又一直无法捕捉、称量。高锟,就是一个与光游戏并作出巨大成就的人。如果将光比成淙淙水流,那么通过“管道”输送它的科学尝试,早有先例。早从1841年开始,就有科学家尝试利用玻璃棒甚至是水柱,制造传输光的管道。但直到高锟之前,光纤的实际价值也仅限于医疗等有限领域。

⑦主流的科学家都认为,基于极高的损耗,光纤虽然可用在短短的胃镜导管上,但用于长距离通信根本不可能。而伟大的发现,往往就蕴藏于对于“不可能”的否定。高锟带领着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团队,选择了光纤通信研究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这个从小对各种事情充满好奇心的人,开始了对传统思维的挑战,这种探索的过程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乐趣。一意孤行的高锟,曾向不同的材料专家请教,在人们的争议声中,他的设想逐步变成现实。1981年,第一个光纤系统面世。从此,比人的头发还要纤细的光纤取代了体积庞大的铜线,成为传送容量接近无限的信息传输管道,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通讯模式。高锟说:“做事固执,冥顽不化,可能不是个好品质,但所有的科学家都应该固执己见,一旦认准的路,就要百折不回走到底,撞上南墙也不回头,否则的话,你永远不会成功。”

⑧在学术上,儒雅的高锟严谨执着,终获成功;在生活中,高锟同样是个让人钦敬的谦谦君子。

⑨在事业上,高锟追求的是技术成果而不是金钱。他已是“光纤之父”,却不曾取得光纤技术的专利权,更没有获得巨大的财富。高锟说:“我没有后悔,也没有怨言,如果事事以金钱为重,我告诉你,今天一定不会有光纤的技术成果。” 他每年为贫困学生捐款两万港币,还经常把奖金捐献出来成立奖学金。

⑩科学需要严谨,但严谨背后的高锟却童心未泯,充满孩子气。虽已至古稀之年,但凡是新鲜的事物都仍能引起他极大的好奇心。六十岁时,他才开始学习潜水,后来又迷上了打网球和做陶艺。“静静地抚弄泥土,这种感觉我很喜欢。”他似乎返老还童,又回到了童年捏土炸弹的岁月。恍然顿悟高锟教授之所以能够在事业和生活上获双丰收,那是因为植根于泥土的光纤支撑着他毫无任何杂质的信念和追求;同时又令他从朴实的泥土中不断汲取无穷无尽的养分和力量,去努力研究光纤制造和运用,并透过光纤去牵动整个世界的神经!

(选自《名人传记》2010年第1期)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高锟的父亲用一把宝剑的名字为其起名,可见高家是书香门第,有很深的国学渊源,讲究细节。他祖父高吹万是著名爱国诗人这一点是极好的证明。

B.高锟为了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四处求学,专注于斯,为此,他从大陆移居香港就读;又远赴英国,入读著名的伦敦大学;毕业后又就职于英国公司。

C.文中说,主流科学家认为光纤根本不可能应用于长距离通信,正是为了反衬高锟具有突破传统思维的创造精神,借此表明高锟取得成功的内在原因。

D.高锟从事光纤研究,不以金钱为重,是因为他深知金钱会成为人的负累,会让人失去奋斗的动力。他认为如果自己追求金钱,未必会有今天的成果。E.这篇文章构思严谨,注意前后呼应。题目及结尾时的“牵动世界神经”的比喻非常恰切地表现出了高锟给现代网络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生动形象。

小题2:分析文章的第一段,说明它的作用。(6分)

小题3:高锟获得诺奖的成功跟他哪些良好的思想个性有关?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4:文章的第④段写童年高锟着迷于各种各样的新奇事物,文章的第10段写晚年的高锟依然如年少时一样童心未泯。这两处表述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和启示?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生活体验加以分析。(8分)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仪器是实验室常见仪器:

a试管  b铁架台(带铁圈)  c集气瓶  d酒精灯  e烧杯  f量筒  g带胶塞导管  h水槽  i锥形瓶  j长颈漏斗  k圆底烧瓶  l玻璃棒  m漏斗  n蒸发皿  o托盘天平

用上述提供的仪器进行下列实验,选用的仪器不正确的是(  )

A.从食盐水中得到固体食盐:b d l n

B.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e f l o

C.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c g h i j

D.从氯酸钾分解制氧后的残留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b e l m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南京市从普通市民中聘任三名市民为政府参事,改变了参事多为政府单位推荐的遴选模式,为全国首创。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政府参事的职责包括参政议政、咨询国是、民主监督等。该市公开选拔“布衣参事”(    )

①为公民提供了政治参与权       ②让对人民负责成为政府的责任

③利于政府借助各方政治智慧     ④激发广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小题2:某中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布衣参事”的小论文,为了说明这种制度设计的必要性,他最适宜借用的古语是 (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非常设机关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负责审议与其职权有关的法律草案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组成人选,由 * * 团在代表中提名,大会通过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只能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团交付的议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