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关于账簿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纳税人、扣税义务人会计制度健全,能够通过计算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关于账簿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纳税人、扣税义务人会计制度健全,能够通过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情况的,其计算机输出的完整的书面会计记录,可视同会计账簿

B.账簿、收支凭证粘贴簿、进销货登记簿等资料应一律保存10年以上,未经财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销毁

C.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D.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若聘请专业机构或者人员有实际困难的,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按照规定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或者税控装置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账簿管理。账簿、收支凭证粘贴簿、进销货登记簿等资料,除另有规定外,至少要保存10年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1~4题。

超越

  “哀莫大于心死。”

  他伫立在山一样高的画稿前,像一具木质的雕像,怆然、疲惫、心酸。送交全国美展的作品,第三次落选,他感到再也无力突破厚重的壁垒,登上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了,失望的苦痛像铅块般重重地压在心上。

  父亲跛着脚走来,劝慰道:“冠文,你的画已经很不错了,再努力一阵,能成!我们在期待……”

  赵冠文苦笑着:“爸爸,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的心力、才智是有极限的。”

  “难道有不能超越的极限吗?”父亲喉咙里喘着。

  “是的,”赵冠文慨叹道,“功亏一篑,多少人离成功只一步之遥,却用尽了最后的气力,再也达不到事业的顶点了。”

  父亲沉思着,突然激动起来,一瘸一拐地走了两步,说道:“前不久,我见到了一位分别二十多年的战友,他现在是位了不起的雕刻家,你去见见他吧!”赵冠文摇头说:“靠关系发作品的人是不能成艺术家的。”

  父亲咆哮起来:“正因为如此,才要你去见他!”

  ……他终于找到了雕刻家的住所。

  “是冠文吗?进屋坐吧!”一位老人从案几上抬起头,招呼着。

  赵冠文四下打量一阵,眼睛突然亮了:满屋竹雕、木雕,一个个因夸张而变形的小动物,像是获得了神秘的生命,稍不留意,就会从各个角落蹦跳、冲闯出来。他不由啧啧地赞叹了。

  老人仍在工作,锋利的刀刃在一节竹根上灵巧地游动,不到三分钟,一头奔驰跳跃的小鹿就出现在他的手上——确切地说,老人没有手,那冰凉坚硬的刻刀是绑在他断臂的肉槽里。赵冠文惊得一个踉跄:“你……”“我……”老人淡淡一笑,“在朝鲜战场上负了伤,但我要生活。”

  赵冠文沉默着,像明白了什么。

  “带作品来了吗?”

  赵冠文摇摇头,将画稿撕得粉碎。

  老人微微颔首,朝窗外一座山峰一指:“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不,父亲还在家……”

  “他先走一步,正在山上等你。”

  赵冠文的心颤动了。他想起了父亲的跛足。

  “可别小看山,它像一座灵秀的艺术画廊,每次攀登,都会给我灵感。”

  说着,老人卷起了裤腿。

  像一道闪电划过,赵冠文发现雕刻家的双腿竟是一副木质假足,不由微微颤抖了,扑过去紧紧地抱住老人,泪水哗地滚落下来。一瞬间,他仿佛已超越心智的极限,闯破了强硬的壁垒,登上了从未涉足的艺术峰巅……

1.小说标题“超越”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中塑造的赵冠文的形象,其典型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小说中三个人物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父亲”和“老人”是赵冠文的影响者和感染者,赵冠文是被影响和感染者。

B.“父亲”和“老人”的思想行为对赵冠文的思想行为有反衬作用。

C.“父亲”和“老人”是战友,前者对后者起正面衬托作用。

D.赵冠文和父亲一正一反,共同衬托小说主人公断臂老人的形象。

4.从人物塑造和结构技巧上说明小说最末一句话的作用。(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夏天的旋律是__________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1.阅读文段,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

A.热烈

B.紧张

C.慌忙

D.急促

2.第一句在这段话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句如果改成“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中“可是”的意思是__________,请用“可是”再造一个句子,这个“可是”的意思要与文中的意思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选自__________的《_________ _》,文中引用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