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8度抗震设防,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平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8度抗震设防,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平面尺寸为25m×50m,房屋高度为102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如图所示。采用刚性好的筏形基础,地下室顶板(±0.000)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8s。

进行该建筑物横向(短向)水平地震作用分析时,按刚性地基假定计算且未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距室外地面约为51m处的中间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为F。若剪重比满足规范要求,试问,计入地基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影响后,该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折减后满足规范对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

A.0.962F

B.1.000F

C.0.976F

D.0.981F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2.7条:

H/B=102/25=4.08>3,T1=1.8s>1.2Tg=1.2×0.45s=0.54s

T1=1.8s<5Tg=5×0.45s=2.25s,故满足折减条件。

查抗震规范表5.2.7,取ΔT=0.08。H/B=102/25=4.08>3.0,则由规范式(5.2.7):

底部折减为0.962,顶部不折减,中部ψ值:

故F=ψF=0.981F

应注意的是,折减后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如本题为0.981F)应满足最小楼层地震剪力要求,即抗震规范5.2.5条规定的内容。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读图1,回答问题1~3题。

1.图示我国该地区山河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

A.山环水绕,平原广阔   B.山地环绕,河流由四周向中部汇集

C.山河相间,山区面积广大   D.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向南注入大海

2.产生本地区水分、热量分布由甲向丙逐步递减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地形地势 ②纬度位置 ③海陆分布 ④河流流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根据区位选择,本地区甲、乙、丙3地最适合发展的农业方向依次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温带林业   B.温带林业、温带放牧业、混合农业

C.温带林业、商品谷物农业、温带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温带林业、温带放牧业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