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2

题型:问答题

题目: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二、资料1.报告显示,长期以来,北京的城市人口规模在逐步扩大,总人口由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276.8万人激增到2003年的1456万人,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由199l的84.9万人攀升至2001年的262.8万人,而人口密度则由1982年的547人/平方公里发展到2003年的888人/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区人口密度高达万人甚至几万人以上。在新世纪里,北京人口发展已经呈现出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大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的新特点和新态势,由此也引发了一些人口与发展进程的新问题、新矛盾。2.北京2006年“两会”在2006年1月14日拉开帷幕,2006年是北京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十一五”规划将确定首都北京今后发展大计和宏伟蓝图。北京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从对居住场所的法治化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人手,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指出“认真做好人口工作。以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人口规模为目标,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力争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有效手段,积极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口综合调控机制。”460万,480万,800万,1000万,这是40多年来北京人口规划的一组数据。根据《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以下称“建议”),2010年,北京常住人口规划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北京市人大代表、市社科院研究员张耘介绍,数据是市规划委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资源条件、劳动就业等方面论证后确定的。目前,北京市瞬间人口已达1700万,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教授看来,1600万的人口规划肯定会被突破。近年来,不断扩大的人口规模已成为困扰北京发展的一个问题,这也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多方关注。在历年的北京“两会”上,都会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此提出相应议案和提案。面对人口压力,《建议》指出,需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有效手段,加强在人口管理与引导政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加快制定保障首都协调发展的人口调控法规政策与措施。据悉,北京市规划委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一2020年)》进行修编工作,一个原则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入分析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这被翟振武等专家称为当前北京人口控制的一个方向。前日,记者从朝阳区政府了解到,该区正通过实行出租房屋“旅店式”管理、流动人口登记等管理措施,用两年的时间把区内120万流动人口减少一半。3.在2006年1月上旬举行的北京市朝阳区人代会上,朝阳区人大代表耿素玲建议:外地人员在北京购买商品房应该缴纳北京地方税,理由是:北京的公共设施是北京纳税人的钱建立起来的。耿素玲说:来北京,当然得有个素质要求,不是谁买得起房,谁就可做北京人,来北京定居是需要门槛的,不然谁都可以来了。不难看出,收税只是手段,设进京门槛才是目的。类似的观点,去年年初,政协委员张惟英就曾提出过。抛开其他因素不说,单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耿素玲代表所建议的内容,至少前提是不成立的。北京的公共设施并不都是北京纳税人的钱建立起来的,它是全国纳税人的钱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时代,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建设首都北京,这段历史并不遥远。时至今日,全国的纳税人依然在为北京的建设贡献力量。像南水北调这样耗资巨大的工程,针对的主要就是北京。设进京门槛的建议源于一种压力:北京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2010年将把全市常住人口规模力争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资料显示,2004年底,北京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492万。由此,北京控制人口的呼声日渐高涨。如果要控制人口,就必须弄明白,人们为什么抢着、挤着去北京。把这个问题搞清了,才能对症下药。人们争相进京,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北京享有超国民待遇。比如升学,同样的考分,在北京能上北大,在山东上普通本科都危险。其二,北京享有的资源多。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公共福利,北京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由是,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人们争先恐后进京的根源在于资源配置上的巨大差异。在计划经济时代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资源配置的主导是政府而非市场,行 * * 力对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之深无可比拟。比如,为了抢项目、占资源,各地纷纷在京设立驻京办,以求得更多的财政拨款和投资项目,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而这一切,最终都是由政府来分配的。北京作为政治中心,集中了全国最重要的权力部门,是中央所在地,即使北京不争取,资源配置也会向北京倾斜。北京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顺理成章地近水楼台先得月。资源配置的厚爱成就了北京人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建国初期,北京人均GDP在全国仅排第9位,但借资源配置的天时地利,扶摇直上:从1978年到现在,人均GDP一直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经济中心上海。到2004年,按常住人口计算,北京人均GDP达到4970美元,已接近中等收人国家的平均水平。而此时,中西部一些贫困地方的老百姓,还在靠国家救济维持生计。北京的吸引力正在于此。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中央政府更是倾一国之力来建设北京。据初步估算,未来几年北京筹办奥运所形成的投资市场将在15000亿元左右。如此大的市场,如此之多的机会,对国人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也正因为这一点,北京2010年将把全市常住人口规模力争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的目标显得很不现实。4.新京报: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北京2010年常住人口为1600万左右,这个目标能实现吗田雪原:北京市人口规模目标历来是屡战屡败,又是屡败屡战。决定人口的因素很多,不能把目标定得太死。重要的是,人口规模与北京资源等条件相适应。新京报:北京提出人口规模控制,主要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张耘:据我所知,北京市人口规模已达到水资源的承受力。水资源是个硬尺度,即使南水北调,也难以满足更多人口对水的需求,所以需要控制。田雪原:我担心的是,北京可能步入城市化的拉美陷阱。如里约热内卢、墨西哥城等,既有高楼大厦,又有巨大的贫民窟。所以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是必须的。新京报:北京人口控制的核心问题在哪里翟振武:北京市人口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而外来人口中大部分为农民工群体。因此,北京人口控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管理好外来农民工。新京报: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能解决问题吗翟振武:对外来人口设限,历史证明,那是不现实的。外来人口大量涌人北京,实际上是被市场经济拉来的,因为这里就业岗位多,机会多,并不是他们就为来看一下 * * 。来了以后怎么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跟上,资源条件跟不上,所以外来人口管理问题就出现了。新京报:事实上,我们注意到了一些评论,认为此举有失公平。张耘:人口是个大问题。从全国来讲,需要考虑公平,但那只是一种理想,一种浪漫情怀,毕竟北京空间有限啊。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大家往一起挤,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不能不考虑现实。翟振武:大量流动人口在北京,显示了北京的有容乃大。北京的第二三产业中,农民工占了一半,他们在为这个城市的建设付出。从历史来看,北京本地人也是慢慢从农民变成市民的。中国正在城市化,每个城市都有责任。新京报:就现实来讲,已经有400万左右的外来人口在北京,而且还不断有新的人口涌来北京,怎样才能做到有序管理翟振武:可以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为龙头的企业,而不是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方面,可以把一些产业从城里迁到郊区,比如建立卫星城,这样就缓解了北京城里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更可以将其迁到北京周边城市,首钢的迁出就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这实质上需要整个京津冀大城市带的形成与发展。新京报:据你了解,政府方面有没有相应的举措翟振武:国家“十一五”规划已经把京津冀一体化写进规划,这个对于解决北)慕人口问题是有帮助的。珠三角的广州,长三角的上海,都不是单独发展起来的,而是一个城市带。如果京津冀城市带发展起来的话,可以在解决经济的同时,也解决人口问题。张耘:在我看来,仅仅依靠市场解决人口问题还不够,必然需要一定的行政手段。但政府会考虑行政成本,不仅是有形的,更有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无形评价等成本。各方面的声音很多,政府必然需要作出抉择,但已经到下决心的时候了。三、申论要求1.用不超过150宇的篇幅,概括上述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语言简洁,概括准确。2.假如你是负责外来人口管理的一名公务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的相关信息,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说明如何有序管理外来人口。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晰。3.请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人口控制问题,自拟标题写一篇评论性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1000一1300字之间。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415/e155c0cf08f791246c40379bda7d3e9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当程序运行陷于死循环时,说明程序中存在 (1) 。采用递归方式编写的程序相对于递推方式的程序执行效率较低的原因是 (2)

2()

A.递归程序经编译后形成较长目标代码,所以需要较多的运行时间

B.递归程序执行时多次复制同一段目标代码占用了较多的时间

C.递归程序执行时一系列的调用及返回占用了较多的时间

D.递归程序执行过程中重复存取相同的数据占用了较多的时间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