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问题:请从共同犯罪的角度分析乙的行为。

题型:问答题

题目:

问题:请从共同犯罪的角度分析乙的行为。

答案: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与解析]
乙的行为在我国的实践中依受贿罪的共犯论处,但是这种处理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和理论。犯罪构成是刑法的主要理论之一,它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犯罪构成具有法定性、主客观同一性和社会危害性。根据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构成有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与犯罪主观要件。我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罪论处。第388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罪处。这是我国刑法关于受贿罪规定,其中包括经济受贿和斡旋受贿等以受贿罪处的情形。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声誉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即索贿;二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观方面是具有受贿的故意。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家属能不能单独成为受贿罪的主体,我国法律中未有明确规定。在国外的刑法理论中,将之称为“身份共犯”,将其归为适格主体的共犯。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可以构成贪污罪共犯。但关于受贿罪没有类似规定,因此,只能从共同犯罪的理论来看,公务员的妻子乙与该公务员甲有共同的受贿故意,虽然具体是由乙来实施的,但构成受贿罪的共同犯罪。

试题推荐
题型:多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45岁,有胃溃疡出血胃大部切除手术史,近半年来自觉四肢末端麻木,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闭目时明显。

关于该病描述正确的有

A.本病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神经及精神病损

B.该病病理大体可见大脑轻度萎缩,脊髓切面显示白质脱髓鞘改变;镜下髓鞘肿胀、空泡形成及轴突变性

C.该病患者可出现贫血,周围血象及骨髓涂片检查显示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一旦确诊或拟诊本病,即应开始大剂量维生素B12治疗,否则可能造成不可逆性神经损害

E.本病不经治疗预后亦良好,平均存活期可达 20~30年之久本病如能在发病后3个月内积极治疗,常可获得完全恢复,因此应早期确诊,及时治疗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