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根据JAR-OPS 1,关于涡喷飞机的着陆距离,下列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A.着陆距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根据JAR-OPS 1,关于涡喷飞机的着陆距离,下列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A.着陆距离是从跑道表面以上35ft到全停

B.在确定目的地的最大允许着陆重量时,考虑60%的可用着陆跑道长度

C.在确定所需着陆距离时,反推是总是被考虑的因素之一

D.防滞系统的失效对所需跑道长度没有影响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415/909ab883de3931f610d2b40548785c3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解析: 提示:考虑三个线电压和相电压之间幅值和相位关系。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地球工程”尝试改造气候

  为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兴起了一门新学科——地球工程学,通过大规模改造地球的物理和化学形态,改变气候。但是由于地球工程具有极大的潜在风险,这门科学被有些人认为是“疯人院科学”。

  目前,英美等国的科研机构均已着手研究地球工程学。德国是研究地球工程学最早的国家之一,目前不少工程已经开始小规模实施。

  《环球时报》记者从德国联邦政府教育与研究部了解到,德国地球工程学计划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起因与影响”、“地下管理”等13个重大项目。参与这些项目的有波茨坦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和海洋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还有慕尼黑大学、美因茨大学等高等院校。

  德国科学家认为,地球工程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的分类。一是太阳辐射能管理,即减少地球吸收太阳能的量,使地球降温。主要方法有:建造人造火山,将大量硫酸盐喷入大气层,阻隔太阳热量;空间利用方法,在地球轨道上安装镜子,反射回阳光;云层反照方法,通过在海洋上部署大量“造云船”,将含有海盐的云雾喷向天空,起到反射阳光的作用。其中建造人工火山被认为是最可行的解决方案。德国马普学会化学研究所科学家克鲁岑曾凭验证工业气体如何破坏臭氧层而夺得1995年诺贝尔奖。他的研究结果显示,将硫注入同温层,可以有效阻挡阳光。

  地球工程的第二类方法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方法有: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深埋地下,此项技术在各种地球工程中被视为较具潜力的方法,因为它能够有效地转变气候;加强风化作用,此项技术可加速岩石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自然作用反应,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土地利用与植树造林。

  德国科学家还认为,生物碳、海洋施肥、地表反照技术应用潜力较低。所谓海洋施肥,是指向海洋释放营养物质,促进海藻生长,这项工程成本很高。

  目前德国在地球工程研究上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小范围的测试”阶段。比如,德国美因茨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曾在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上设立一个类似屏风的装置。屏风装置坐落在海拔2300米的地方,装置长15米,高3米,立于冰川中间。研究项目负责人福克斯教授说,“我们希望这一装置能使冷风吹过冰川,即使冰川融化不能停止,至少会减慢”。相关试验目前已经获得了成功。

  除德国外,挪威等国也开始小范围地推广地球工程。目前,挪威发电厂在碳捕捉工程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些电厂首先把煤转换成气体,在排出烟气的过程中把二氧化碳分离,然后永久储存到海底或地下。美国科学家目前则计划在野外布置大量“人工树木”,这些外表类似树木的机器,可以捕捉并压缩二氧化碳,固碳效能是自然树木的1000倍。

  但是,如此大规模地折腾地球,也让不少科学家担心。他们认为,科学家在进行地球工程时,应该像执业医生领取执照时那样,在治病前对地球这个“病人”发下誓言,以免给地球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英国皇家学会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则认为,地球工程风险很大而且未经验证,是遏制全球变暖的“下下策”。(摘自《环球时报》2009年12月11日,作者为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

1.下列对“地球工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工程是近年来兴起的通过大规模改变地球的物理和化学形态改变气候的一门新学科。

B.地球工程可以是以减少地球吸收过多太阳能使地球降温的方法作支撑,来进行太阳辐射能的管理的一种技术。

C.地球工程可以是通过从空中捕捉、加强风化作用、土地利用与植树造林等方法吸收二氧化碳的一门技术。

D.地球工程能够有效地改变气候,也能对地球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因而具有极大的潜在风险。

2.下列对已实施的地球工程的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为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一些国家已着手研究地球工程学,目前不少工程在小规模实施中获得成功。   

B.在海洋上部署大量“造云船”,通过造云船向天空喷射的含盐云雾反射阳光,使地球降温。

C.挪威一些发电厂从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分离并捕捉二氧化碳,然后永久储存到海底或地下。

D.美国科学家在野外布置大量“人工树木”,捕捉并压缩二氧化碳,提高固碳效能。

3.下列对“如此大规模地折腾地球,也让不少科学家担心”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德国科学家克鲁岑研究将硫注入同温层阻挡阳光,弥补工业气体破坏臭氧层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B.尽管尝试改变地球的相关试验已经获得成功,但对地球的正面影响还未得到大多数科学家认可。

C.科学家在实施地球工程时,如果对地球环境不能立誓保护,就可能带来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D.有关国家最新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地球工程风险很大且未经验证,并不是遏制全球变暖的万全之策。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工程学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门学科有其存在的巨大价值。

B.地球工程学的盲目发展,不但不会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反而会成为一门“疯人院科学”。

C.生物碳、海洋施肥、地表反照等技术的工程成本很高,应用潜力较低,失去了研究前景。

D.德国设立的类似屏风的装置,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小范围的测试”阶段,大规模推广为时尚早。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不摧毁奴性、封建保守的臣民文化,就不能实现个性的自觉发展,就不能使人成为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创造的社会主体;而不走出狭隘、利己、世俗的市民文化,个性的自主发展也就难免受到自身的限制,人的主体活动也就难以克服畸形和片面发展。因此( )

A.既自主自立又与社会结合,既突出个性又体现共性的“公民文化”,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B.追求自主自立,突出个人价值和个性特征的“公民文化”,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C.充满狭隘、利己、世俗的市民文化必然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注重社会性的“公民文化”

D.奴性、封建保守的臣民文化必须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充满自主自立,充分尊重个性的“公民文化”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