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场景(十) 2008年7月6日,某建筑公司的司机甲将自己所驾驶的该建筑公司送沥青混凝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场景(十) 2008年7月6日,某建筑公司的司机甲将自己所驾驶的该建筑公司送沥青混凝土的运输车开进了施工现场附近的一条小河里进行清洗。
根据场景(十),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为了防止地下水污染,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 )。

A.使用无防渗措施的沟渠

B.混合开采地下水

C.恶化地下水质

D.倾倒含有毒物质的废水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415/08c2bc7bc7490469769a336b927dbad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B, C, D, E

试题推荐
题型:探究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1甲),看到手指放大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1乙),看到房屋______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2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

【评估和交流】

(1)用我们学过的知识,通过数据可以知道小明使用的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2)如果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出烛焰的像,则可能有哪两种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50cm保持不变,某同学将一个焦距为10cm的透镜从光屏移向蜡烛的过程中,光屏上能成________次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