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一般资料:男,16岁,高中生。 求助者自述:我在小学、初中时的成绩一直很好,临近中

题型:问答题

题目:

一般资料:男,16岁,高中生。
求助者自述:我在小学、初中时的成绩一直很好,临近中考时由于生病,考试紧张,没能考上重点高中。父母为了我的前途,花钱让我去上重点高中。自己觉得是发挥失常导致的,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所以开学以后就很用功地读书,几次月考成绩还不错,但是,第一次期末考试时,由于担心考试不理想,被父亲责骂,太紧张了,考试成绩排在班级中等水平。父亲知道后,打了我一顿,还大骂我不用心学习,辜负了父母对我的期望。看到这次的成绩我也很痛苦,毕竟以前从未考得这么差。最近,总感到心情烦躁,晚上难以入睡,而且有一点声音就会被惊醒,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总是担心考试考不好,爸爸又会责骂我。现在又快期中考试了,我就更紧张了,晚上失眠,白天根本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听课,不想学习、不想吃饭,每次回家,想学习可就是学不进去,总想看电视,可是又担心爸爸的责骂。
咨询观察和他人反映的情况:求助者从进入咨询室,一直都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面容愁苦,烦躁不安,思维逻辑正常,谈及考试时,紧张、不安,有强烈的求助愿望。求助者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是家中独子,父亲在国企工作,平时都很忙,很少有时间陪求助者。父亲的事业心较强,对求助者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养成了求助者做什么事情都要追求完美的习惯,比较好强,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母亲性格比较温和,对求助者也是宠爱有加。父母对求助者的期望很高,希望其能考上好的大学。
心理测验结果:
SCL~90:躯体化2.5,强迫症状1.1,人际敏感2.6,抑郁4.4,焦虑3.9,敌对1.5,恐怖1.0,偏执0.8,精神病性1.1,其他0.7;总分201;阳性项目数51个。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常模。
SDS:粗分55分,标准分69分。属于中度抑郁。
SAS:粗分47分,标准分59分。属于轻度焦虑。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应和哪些诊断相鉴别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411/17b1d617de47a2c6c1cb674c8c588f8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解析: (1)宏伟公司本期进项税=345×17%+34=92.65(万元) (2)宏伟公司本期销项税=(720+100)×17%=139.40(万元) 宏伟公司本期应纳增值税=139.40-92.65-23=23.75(万元) (3)宏伟公司当月应纳消...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3小题。
元青花之谜
  ①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②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③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窖,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晚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④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意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⑤第四个谜是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如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官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元青花大器特别多有一个原因,就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比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呢?因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这个感觉。高安出土的这个“把杯”,上面写着两句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我能够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无非三万六千场,人生苦短啊!
  ⑥元青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迅速繁荣起来。后来的明清两代,瓷器都以青花为主。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正是因为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蕴藏的民族文化内涵,千百年来,它以扑朔迷离的光泽闪烁在历史的记忆中。
                         (根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相关内容整理)
1.根据文本内容填空。
作者从色调、____、____、____四个方面介绍了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谜团。
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请整合文本信息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