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A.陈经理走了 B.赵厂长走了 C.陈经理迟到了 D.赵厂长等急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A.陈经理走了

B.赵厂长走了

C.陈经理迟到了

D.赵厂长等急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410/c14180e1e4c6eef45cc230e82fb542c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废墟下的课堂

哑樵

  那节课她正在给同学们讲《地震中的父与子》.一个美国父亲在所有的人都绝望了不肯施以援手的情况下,用双手从地震的废墟里,救出埋了38个小时的儿子和他的14个同学。当她念到“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这一段时,房子就剧烈地摇晃起来,大地疯了一样地颤抖,抖得人魂飞魄散。

  “快,蹲下!躲进角落里!”坐在前排的几个同学从座位上跳起来,向她跑来,她伸手扶了一把跑在最后的一个,房子就塌了。轰隆隆墙壁倾倒、噼噼啪砖瓦飞溅之后,一切都归于黑暗和沉寂。

  许久,一个声音怯怯地响起来:“老师,老师。”

  她的头被撞破了,流了很多血,人也昏迷过去。她费力地睁开眼睛,除了断壁残垣,什么也看不见。闭上眼睛,她又昏了过去。

  “老师,老师。”声音又响起来,她猛地清醒过来,答应着:“我在,老师在。”

  她睁开眼睛,过了一会儿,适应了黑暗的环境:她的身边,有三个女生和两个男生,每个人都有些轻微的擦伤,正是这个角落,救了他们的命。

  “还有人吗?”她大声地喊。

  四个墙角,都有人回答,已经成为废墟的教室下面,也有人应声。她想动,腿却被什么压着,动不了。一个靠近她的男生想把压在她腿上的东西挪开,也许整个房子都压在她的腿上了,根本动不了。

  “老师,我们害怕。”一个女生突然哭了,废墟下,也有哭声传过来。

  “我给你们接着讲课文吧,讲讲地震中,寻找儿子的阿曼达。”没有人回应,但她知道一只只耳朵在听。这篇文章她早就背熟了,清了清嗓子,她给同学们念余下的课文。当念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的时候,一个急切的声音问:“老师,他找到儿子了?”

  “是的。他找到了。他儿子还活着,还有他的14个同学。”她激动地说。课文念完了,她也累了。静下来的废墟,像是突然变成了冰窟,大家感到全身发冷,有一个男生的牙齿打起了冷颤,得得地响。

  好半天,也没有人说话。她摸索腿边,她每天上课时必带的水杯恰好也翻滚到那里,她拾起来,拧开,刚放到嘴边,又拧紧,递给身边的一个女生。女生打开抿了一小口,又传给别人,再次传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掂了掂,分量并没少多少。

  “告诉我,阿曼达的父亲为什么会去救自己的儿子?”她问。

  “因为他对儿子说过,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一个男生回答。

  “还有呢?”她眼睛逡巡着,仿佛这里也是课堂。没有人回答。她的学生上课抢答一向很踊跃,可是,现在,他们没有那么积极了!是啊,他们又怕又饿,还听不到外面的任何声响。

  过了不知道多久,又有声音在喊:“老师。”

  她激灵一下醒了。不管她有多困,只要有人喊老师她就会醒来。好像那称呼是根绳子,使劲地拽着她的心。

  “阿曼达一定会去救儿子吗?”“一定,因为他对儿子有承诺!”“可是我爸爸和我没有这样的承诺。”废墟里,又陷入一片可怕的寂静。

  “有的。也许表达方式不一样。其实,这篇课文不只是想说一个实践诺言的故事,还想说,孩子们要相信亲情,相信成人社会。”

  一瓶水,反复在几个人手中传着,每次她都掂一掂,越来越轻了,她的心在收紧。她轻声地叮嘱大家少说话,靠紧些,用手碰着手,腿碰着腿,感知其他人的存在和温暖。

  “阿曼达会来吗?”她平时最喜欢的一个女生声音颤抖地问。

  “会来的。就像老师会和你们永远在一起。”

  听到有人说话的时候,男女生全哭了起来。几小时以后,佩戴着“绵阳消防”标记的救援人员扒开了压住他们的墙壁,告诉他们:这已是震后40个小时。

  救援人员在想办法弄掉她腿上的重物,那个她最喜欢的女生趴在她耳边,哽咽着说: “阿曼达,他来了!”

1.文中多次提到“阿曼达”,“阿曼达”原指什么?在文中还包含哪些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下列句子,分别说出它们表现了女教师怎样的品质。

(1)“快,蹲下!躲进角落里!”坐在前排的几个同学从座位上跳起来,向她跑来,她伸手扶了一把跑在最后的一个,房子就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她有多困,只要有人喊老师她就会醒来。好像那称呼是根绳子,使劲地拽着她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废墟里,又陷入一片可怕的寂静”—句是什么描写?请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孩子们在经历了“废墟下的课堂”之后,将会有怎样的收获呢?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在江苏、长三角的地位及演变
进出口额(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外贸依存度(%)出口区位商
沿江
八市
占长
三角
占江苏沿江
八市
占长
三角
占江苏沿江
八市
长三角江苏沿江
八市
长三角江苏
2002682.3038.597.097.9354.994.568.675.854.91.241.791.34
20031107.4040.597.4148.958.294.291.299.375.61.201.881.47
20041665.0841.597.5113.646.993.6111.9115.594.21.170.700.52
20052225.0744.397.6123.847.093.9124.6121.4102.01.221.961.61
20062763.6244.297.3163.552.093.8127.1126.2105.11.211.941.61
注:[1] 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
[2] 出口区位商=本级出口依存度/上一级出口依存度,即省级出口区位商=地区出口依存度/上一级出口外贸依存度。

2005年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总值约为( )。

A.3056亿美元

B.3859亿美元

C.4137亿美元

D.4632亿美元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