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属于专家意见法的特点有( )。 A.匿名性 B.反馈性 C.集思广益性 D.趋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下列属于专家意见法的特点有( )。

A.匿名性

B.反馈性

C.集思广益性

D.趋同性

E.简便性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407/2137c6e6c87453646eeb0480f08de02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

海洋中的沙漠

林泉

科学家发现,在海洋中的一些地方,动植物都不见踪影,可谓是海洋中的沙漠地带。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大约有一半的地方,面积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由于缺乏营养盐而导致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无法生存,成为不毛之地。海洋沙漠也被称为海洋低氧区、海洋缺氧区,或者海洋死亡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06全球环境展望年鉴》称:海洋沙漠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自从70年代以来,海洋沙漠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变多变大。

1994年估计全球海洋共有149个死亡区,但2006年已多达200个。最早发现和记录的死亡区是在美国东北的大西洋海岸、波罗的海、卡提加特湾、黑海和亚得里亚海东北部。最著名的死亡区在墨西哥湾,是由密西西比河排泄的养料导致的。最新的一些死亡区出现在中国、日本、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的沿海。

科学家认为,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因为研究早已表明,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水温升高,而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有所下降。研究证明,这种现象与海水温度的日益升高有密切关系。在0℃的时候,一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10毫克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2.5℃,一千克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了4毫克。根据前不久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这种海洋沙漠扩大化同时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平均每年递增1%,相当于0.02℃一0.04℃。海水升温使海水不同水层屏障现象更加恶化,阻止深度海域的营养物质上升到达海洋表面向植物提供食物。

在赤道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洋表层,水温常年平均为27~C左右,但由于没有上升流将深海中含有高营养盐的海洋底层冷水带到表层海水中,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度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洋洋流的变化,在许多热带海洋区域,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这种现象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海洋中缺少氧气的死亡区——鱼类和海洋植物的墓地迅速增长,正逐渐威胁着地球的健康。受全球变暖影响,海洋沙漠面积正在逐渐扩大,已危及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就可能给海洋生物以及依赖海洋生存的人们带来严重后果。随着海洋沙漠不断扩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许多物种被迫离开深海栖息地前往含氧充足的海域,这意味着它们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竞争。

(选自《百科知识》2008年8月下)

16.下列有关海洋沙漠的成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由于缺乏营养盐而导致海洋中的鱼类和植物无法生存。

B.由于低氧或者无氧导致海洋中的某些地区变成不毛之地。

C.一些排往海洋的河水中带有过多的养料导致海水变化。

D.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洋流变化,从而产生生物死亡区。

17.下列有关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全球海洋沙漠区域越来越大,已经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

B.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沙漠才出现变多变大的现象。

C.最早发现海洋沙漠的是美国东北海岸等地,现已经波及亚洲。

D.相对于赤道太平洋地带,温带地区海域的沙漠现象天然较轻。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急性阑尾炎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体征,压痛部位取决于阑尾尖端的位置,因而变化较多,常见的压痛部位除麦氏点外,还有Lanz点,其位置是()

A.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内1/3处

B.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处

C.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处

D.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和腹直肌外缘交汇点

E.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点处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