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1年1月,甲企业因生产需要,决定用自营方式建造一间材

题型:问答题

题目: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1年1月,甲企业因生产需要,决定用自营方式建造一间材料仓库。相关资料如下:
(1)2001年1月5日,购入工程用专项物资2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该批专项物资已验收入库,款项用银行存款付讫。
(2)领用上述专项物资,用于建造仓库。
(3)领用本单位生产的水泥一批用于工程建设,该批水泥成本为2万元,税务部门核定的计税价格为3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
(4)领用本单位外购原材料一批用于工程建设,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万元,应负担的增值税额为 0.17万元。
(5)2001年1月至3月,应付工程人员工资2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0.92万元。
(6)2001年3月31日,该仓库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估计可使用20年,估计净残值为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7)2005年12月31日,该仓库突遭火灾焚毁,残料估计价值5万元,验收入库,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经保险公司核定的应赔偿损失7万元,尚未收到赔款。甲公司确认了该仓库的毁损损失。
要求:
(1)计算该仓库的入账价值。
(2)计算2001年度该仓库应计提的折旧额。
(3)编制甲企业2001年度与上述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4)编制甲企业2005年11月31日清理该仓库的会计分录。
(5)“应交税金”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和专栏名称,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403/2402b399bbc518dc663d581a0348905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6分)

赶考

①儿子入初中,几经托人,才能够参加一场入学考试。我在考场外慢慢走着,消磨自己内心的疲倦和焦急。

②内心深处的记忆恍然就在这踱步中醒过来,针扎了似的。

③长途客车上,一个蓬头散发的女孩子枕在一个瘦削的中年人肩上,睡着了。那个中年 人穿着一身布衣——不用问就知道是家境极其平常的农民。

④那个安然昏睡的女孩子就是十五岁的我,我依靠着的父亲要带我去离家几百里的城市 参加一所中专学校的英语口试。

⑤一路上我都在昏睡,靠在父亲的肩上我睡得嘴角流出了口水。

⑥父亲带着我住在同村一位在这个城市里做了官的人家。在他家里,我第一次吃到了那 样鲜美的牛肉面,第一次盖上了像一片轻柔的羽毛的缎子薄被。饭后我就去看书,只要一册课本在手,我就会忘了一切不自在,何况还有父亲在身边。在我少年的记忆里,凡是去城里亲戚熟人家里吃饭,哪怕只是一个小时,我手里也拿着课本,课本是我去人家做客的一根拐杖,仿佛唯恐别人查证一个农民的孩子在城里的理由。课本是我在城里行走的证件。

⑦有课本在手,又有父亲陪着,我甚至记得他家阳台上,早晨总有灰色的鸽子跳上来, 咕地叫。记得我拿一个小板凳坐在阳台上,仔细地望着那一片陌生而广大的城市。

我隐隐听见了父亲和那位做官的同乡在说着口试时找熟人的话。

⑨一个多月后,坐在高一课堂里的我,突然得知自己确实并未被录取的消息。

⑩三年后,我终于如愿收到了当地一所比较有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亲戚邻人都来祝 贺,那时候,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还很稀罕。客人走后,父亲光脚坐在院里的大石桌上,语气轻缓地叫我到跟前,要我给那年进城考试时寄居在他家的那位做官的同乡写封信,父亲吸着烟,说:“你就写……”他吐着烟,以他有限的初中文化水平字斟句酌,那从容斟酌字句时的幸福表情,我到现在都记得。

⑾夏天的夜晚,月光皎洁。阔大的月亮底下,从父亲舒缓的语声中,我仿佛看见了父亲那年和那位做官的同乡在夏夜谈话的情景。

⑿——踱步在考场外,我担忧儿子,想念父亲。

⒀至今,我没有听到父亲说过一句当供我读书的难处,我只记得父亲对躲在县中学一 棵大树后面哭泣的我说,“憨着哩,考上了怎能不上呢?”我只记得布衣布鞋的父亲带我去遥远的城市赶考;我只记得每次离家去学校时带够了学费,临走时父亲往往又叫住我,人身上掏族出几张揉皱的角票再递到我手里,我惊讶地接过,欢天喜地跑了。

⒁岁月往前走,在一个路口,一个停留处,总是会梦醒似的发现当年不曾记得或竟然是毫不觉察父母的深恩。这样的发现总是让我惊心,我原是这样的无知。

⒂前行的路上,抚养儿子成长的路上,处处深藏着父亲母亲的深恩。父亲母亲当年将这样的恩情深深埋藏,让他们无知的女儿一次次碰触这人间的珍贵,收获这惊悚无言的感动。

⒃在考场中的儿子,何时能懂得我此时的心情呢,怕也要在二十多年后的某一个时刻吧。

小题1:.这篇文章写了“儿子”的考试和“我”的考试,其中起过渡作用的两个自然段是                          。(填序号)(2分)

小题2:.“我”借住在城里的同乡家里,记忆最深的两件事情是什么?(2分)

小题3:.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都与“那位做官的同乡”有关,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这一内容?从中体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

小题4:.文章最后几个自然段,作者两次提到“我”的“无知”,请说说作者感到无知的是什么。(2分)

小题5:.阅读文章第⑩段,说说“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作者在言语之中流露出对儿子怎样的期望?(4分) 

小题6:.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和阅读体会,对文题“赶考”作点简明扼要的注解。(2分)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生活中有很多错觉。错觉常使人误入歧途,所以招人讨厌。但有些错觉,其实并不坏。
一辆客车停在小镇上,车上坐着一位作家。作家不经意中向车窗外看了一眼,便看见了路边的一间店铺,店铺的门额上写着几个大字:“阳光不锈”。作家心里一阵惊喜:“阳光不锈!这店名起得多么富有诗意啊!”客车停了好一阵子,充满作家心头的阳光也明媚灿烂了好一阵子。全车人的心情也跟着灿烂了起来。可惜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开动了,阻挡住全车人视线的障碍物往后退去,他们看到了店铺的全称: “阳光不锈钢厨具”。作家的脸上瞬间阴沉了下来,不约而同的,全车人也变得沉默了:要是我没有看到“阳光不锈”的后面是什么该有多好!
一位年迈的母亲最爱她的儿子,可她的儿子在一次战斗中不幸阵亡了。他的战友们不忍心把这个噩耗告诉她,就模仿他的笔迹给她写信、寄钱,居然瞒过了她,一直到她去世。她在弥留之际让人拿来儿子的照片,她望着照片上英姿飒爽的儿子,带着一种幸福和满足的微笑踏上了天国之旅。人们为这位母亲庆幸:幸好她不知道,要是知道了,那会多么残酷啊1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