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有关我国唐宋时期法制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唐律疏议》对唐代的《贞观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下列有关我国唐宋时期法制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唐律疏议》对唐代的《贞观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B.自首、类推、化外人、区分公罪与私罪等原则都是唐律中重要的刑罚原则,其中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尽”,对犯罪情节交代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
C.《宋刑统》不仅是一部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的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继《唐律疏议》以后又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D.唐朝天宝年间,旅居长安的大食国人突某将本国商人哈某殴打伤残。根据唐律关于“化外人”犯罪适用法律的原则,应适用当时大食国的法律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唐宋法制
《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它包括两部分:律和疏,二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律”就是《永徽律》,共有12卷,它是在《贞观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疏”是对律文本身作出的详尽的注释。
唐高宗在永徽三年下令召集律学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对《永徽律》进行逐条逐句的解释,并对司法中可能发生的疑难问题,自设自答,同时继承汉晋以来,特别是晋代张斐、杜预注释律文的已有成果,历时1年,撰成《律疏》共计30卷,与《永徽律》合编在一起,于永徽四年十月经唐高宗批准,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分12篇,共30卷,称为《永徽律疏》。
到元代后,人们以疏文皆以“议日”二字开始,又把《永徽疏议》称为《唐律疏议》。《永徽律疏》颁行晚于《贞观律》,故而不可能对《贞观律》产生任何的影响,反倒是《贞观律》对《永徽律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所以A项错误。
自首、类推、化外人、区分公罪与私罪都是唐律中重要的刑罚原则,对自首原则规定的比较详细:一是严格区分自首与自新的界限,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代罪行的,叫做自首,但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唐代称为自新;二是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三是规定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四是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对犯罪情节交代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尽”。唐律规定:自首不实及自首不尽者,各依“不实不尽之罪罪之。至死者,听减一等。”所以B项是错误的。
《宋刑统》完成于建隆四年七月,由宋太祖诏“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颁行天下”,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它的全称是《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在具体编纂上,《宋刑统》仍以传统的刑律为主,但同时将有关敕、令、格、式和朝廷禁令、州县常科等条文,都分类编附于后,使其成为一部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的法典。所以选项C也是错误的。
《唐律·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的,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故本题答案为D。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