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黄河公司2007年拥有资金9 000万元,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黄河公司2007年拥有资金9 0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3 600万元,年利率10%;普通股 5 400万元,股票发行价格20元,刚刚支付的上年每股股利为2元,预计以后各年股利增长率为5%,目前价格也为20元。
2007年底,黄河公司为生产A产品,急需购置一台价值为3 000万元的W型设备,该设备购入后即可投入生产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经测算,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包括销售税金)为900元,边际贡献率为40%,固定成本总额为1 875万元,A产品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量4万件。
为购置该设备,黄河公司计划再筹集资金3 000万元,有两种筹资方案:
方案甲:增加长期借款3 000万元,借款利率为12%,筹资后股价下降到18元,不考虑筹资费用,其他条件不变。
方案乙:增发普通股80万股,普通股市价上升到每股37.5元,其他条件不变。
2008年,W型设备购入后A产品正式投产,收入实现与销量发生情况与预测一致。假设黄河公司只生产和销售A产品,2008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叶,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 000万元,敏感资产总额为3 600万元,敏感负债总额为30万元。
2009年公司计划生产销售A产品的数量比2008年增加8 000件,固定成本相应增加2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相应下降10%,销售单价保持不变。假设预计2009年留存收益增加额为153.80万元。
已知:PV10%,4=0.683;FV10%,4=1.464; PVA10%,4=3.17;FVA10%,4=4.641;PVA20%,4 =2.5887;PV20%,4=0.4823;PVA18%,4=2.6901;PV18%,4=0.5158。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黄河公司2008年和2009年的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分别为9 000万元和10 4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若资金成本为10%,则黄河公司购置W型设备这一投资项目的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和现值指数为( )万元。

A.614.935、2.66和1.2049

B.619.1175、2.66和1.206

C.619.1175、2.36和1.206

D.614.935、2.36和1.2049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330/d0d70ec9b32eb0673538e0a4ffddf324.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解析:结合本句句意,根据后半部分的“Welsh,Welsh”,可以判断Scots应对应Scottish。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维的境界

钱穆

  ①最近偶然看《红楼梦》,有一段话,现在拿来作为开始。林黛玉讲到陆放翁的两句诗:

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

有个丫鬟很喜欢这一联,去问林黛玉。黛玉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下面她告诉那丫鬟学诗的方法。她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

  ②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

  ③此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摩诘诗极富禅味。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此一联拿来和上引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都有一个人。“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那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说过。现在且讲摩诘这一联。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树上果给雨一打,朴朴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把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

④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朴朴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到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他这时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使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

  ⑤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为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极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

节选自《中国文学论丛•谈诗》有删改

小题1:对“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的是全诗有着特殊的意境和特殊的情趣,在诗的背后要有人。

B.指的是做诗要有禅味,要有情有景,而且必须是富有动感的景色。

C.指的是一个字都不写,却能让读者感受到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

D.指的是不直接讲出作者所感觉的,而是让读者通过外境去领略诗歌的意境。小题2:根据文章的第四段进行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落”字和“鸣”字用得好,是因为这两个字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

B.“落”字体现了生命不堪秋雨侵袭的脆弱,“鸣”字表现了草虫夜半哀鸣的凄凉。

C.王维“顿然”感到此生命同时又感到此凄凉,这正是诗中禅意之所在,别有意境。

D.这一联好就好在留有余地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是直接抒发议论,就降低了诗格。小题3:下列和文章相关的论述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学诗应以王维、杜甫、李白、陶渊明为宗师,向陆游学无异于问道于盲。

B.陆放翁的这一联虽然对仗工整,形式整饬,但并无特殊的意境和情趣。

C.只有参禅悟禅,才能体味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中蕴含的无限深意。

D.按照作者的评价标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比文中所举两例更为高妙。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