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何谓材料亲水性?憎水性?有何代表性材料?(各一种)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何谓材料亲水性?憎水性?有何代表性材料?(各一种)

答案:

参考答案:

当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可以发现,有些材料能被水润湿,即具有亲水性;有些材料则不能被水润湿,即具有憎水性。土木工程材料大多数为亲水性材料,如水泥、混凝土、砂、石、砖、木材等,只有少数材料如沥青、石蜡及某些塑料等为憎水性材料。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材料二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材料三“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清史稿》材料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2008年12月26日下午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他们的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和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也是我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半月谈》2009年第1期

(1)依据材料一概述当时清政府出现的现象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2)针对材料二的建议,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3)依据材料三分析“甲午一役”对中国主权造成的严重破坏,并指出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