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对进场的()进行见证检验,检查数量必须满足相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A.原材料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对进场的()进行见证检验,检查数量必须满足相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A.原材料

B.构配件

C.设备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320/acbf2fd12e2869d37c46319b212433e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政治工作是 * * 党在军队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军队履行职能使命的根本保证,是国人民解放军的生命线。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我国陶瓷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我国的陶瓷发展至少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共三百多年的发展,到唐朝时期,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迎来了高峰时期,邢窑白瓷“类银类雪”,越窑青瓷“类玉类冰”两大窑系举世闻名。到了宋代,我国瓷器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元明清时期,我国陶瓷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清朝康乾盛世时期,我国陶瓷业的发展臻于鼎盛,青花瓷、孔雀绿、紫金釉、珐琅彩瓷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成功之作,闻名于世。

材料二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结合材料二,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某中学的一对科考小组在某地质考察,地理位置大约在(25°N,110°E)。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回答小题。

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②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③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④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