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何为二重感染?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何为二重感染?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8/0319/7a0086a7c25560d1c65bea915b29ff7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对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5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几个问题:

(1)吃柑橘等水果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2)为改良酸性土壤,可向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填俗称)。

(3)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作用。

(4)电线外面包了一层绝缘体,它的成分是聚氯乙烯,它属于            材料。

(5)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采取这一措施的原理是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轻松读短文,快乐做练习。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节选)

——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墉

  读书跟参观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

  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然得个名,却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

  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思”。

  “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

  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

  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

  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

  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教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结了的番茄呢?

  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

  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

  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一大堆禾草,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而且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概——(  )  喜悦——(  )

2.给文中加粗字选择正确意思,在序号上打“√”。

(1)然:①步行;②空,白白地;③只,仅仅;④徒弟;⑤徒刑。

(2)名:①空;②不真实的;③心里怯懦;④衰弱;⑤白白地。

3.根据意思选择相对应的名言。

(1)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  )

(2)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的名言中,“学”是指____________,“习”是讲____________,“思”是讲____________。

5.作者给女儿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解答题

我市某中学生物兴趣活动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其中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处理情况
馒头碎屑+唾液充分搅拌
馒头碎屑+清水充分搅拌
馒头块+唾液充分搅拌
馒头碎屑+唾液不搅拌
请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与①进行对照实验.

(2)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的作用.

(3)在设计方案时,有的同学建议:“除了以上这四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五种处理,即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五种处理有必要吗?______.

(4)①处理一段时间后,向试管中滴加碘液,试管内液体是否变蓝?______.

(5)如果①和③作为一组对照实验,那么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